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关闭车站“宰客门”关键在监管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王婧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22
摘要:“以赠送袜子的名义把你拖进店中,强迫你花100元购买劣质的内衣,你要是不买,他们就打人。”一吴姓老伯反映福州火车站地下商场一家无名的店铺门口,有一伙男女向路过的他赠送袜子,可当他拿了袜子后,就被人带进旁边的一家店里,强迫他买了店里的内衣才让

“以赠送袜子的名义把你拖进店中,强迫你花100元购买劣质的内衣,你要是不买,他们就打人。”一吴姓老伯反映福州火车站地下商场一家无名的店铺门口,有一伙男女向路过的他赠送袜子,可当他拿了袜子后,就被人带进旁边的一家店里,强迫他买了店里的内衣才让出店,已经有很多人中招了。(12月21日《海峡都市报》)

客观而言,市场行为离不开商家的道德自律,但实践证明,市场行为一旦脱离了政府监管,则势必行之不远。何况,政府监管本身也是引导和培育商家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不管是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还是商家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最终还得靠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去实现。可以说,车站商家肆意宰客问题的关键在于,执法部门有没有真的想管,有没有动真格去管。换言之,是非不能,而实不为也。

这个“不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是一方面,根本还在于牵涉到的执法主体不止一个。婆婆多了,自然就有了责任扯皮的资本,多头管理的另一说法,就是多头都不管。车站商家出现这种自黑行为,毁的是商家信誉,黑的其实是政府形象。所以,不管是出于自身形象、社会责任感,还是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车站的经营管理者和上级主管部门,都应该积极作为,努力关上这扇丑陋的强卖“宰客门”。

这首要一点也是关键一点,就是要落实好监管部门,解决执法主体问题。同时,要细化落实措施,一方面要将执法本身纳入权力监管制约之中,防止出现类似“以罚代管”现象,另一方面,也要能从制度和机制上将执法者赶出办公室,以免出现惯常的官僚惰性。

再一个,就是要制定惩戒措施,在商家心中画出“违者必罚”的红线。譬如可采取“行业禁入”等方式,让屡教不改者付出肉痛的违法成本。另外,要鼓励举报,用制度为举报者撑腰,通过降低维权成本,让权益受侵害者有开口说话的底气和实力,依法依规维权。一旦社会形成了多方合力,势必会起到敲山震虎作用,进而激发全体商家遵法守德的热情,并最终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