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空巢了,摔倒在家咋办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10
摘要:既然不是人人想出来、能出来,不妨让老人仍旧在“巢”,把适老产品和服务送进家。 笔者跟一位空巢老人相识。他做事走路,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一个人在家,万一摔倒都没人知道。”久之成了习惯。 空巢老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据全国老龄办统计,目前

  既然不是人人想出来、能出来,不妨让老人仍旧在“巢”,把适老产品和服务送进家。

  笔者跟一位空巢老人相识。他做事走路,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一个人在家,万一摔倒都没人知道。”久之成了习惯。

  空巢老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据全国老龄办统计,目前我国有近2/3老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他们与子女长期分离,一旦身患疾病或者发生意外,很难获得及时救助,甚至导致悲剧。

  避免悲剧,可以把老人从家里请出来,请到养老院或者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中去。尤其是那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低保户、五保户,更需要养老机构专业化的看护和照料。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还可以选择相对高端的民营养老机构。

  话说回来,请出来有必要,却不是人人都想出去、能出去。一些地方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几百万建的,但是每天去那里唱歌跳舞的,总是那些老人。甚至不用请,他们自己就会出来活动。这种活力老人不是最困难的,最需要关注的是躺在家里的老人、长期不出门的老人。

  所以,仅仅找到“请出来”这根线头,还不能解开“空巢养老”的线团。那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让老人仍旧在“巢”,把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送进家门。

  送进去,首先是针对性强,李家老人想找人给检查检查身体,张家老人想请人给买买菜做做饭,刘家老人想有人能聊聊天说说话,都可以尝试“私人订制”(当然前提是有这方面的供给)。再有就是经济实惠,跟到需要消费的日间照料中心之类的机构相比,多数老人能负担得起。时不时地能得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既能改善生活品质,又能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对于政府而言,还得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

  如此一来,不光会大大节省基建和各种配套费用,实际上,如此定制化的服务一旦到位,完全可以把一个个空巢老人的家庭变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责任编辑: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