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5日那天当我看到自己的工资卡里收到三千多元的时候,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在浙江工作三个月的纪品表示,自己曾好几次打电话回家跟父母要过生活费。“工资大部分用来交房租,而所在的地方消费水平高,三个月以来拿过父母两千多元”。 67.6%受访者认为工作后应尽可能经济独立 当下,一些大学生的生活花销越来越高。不少大学生通过打工、做家教为自己赚取贴补。 调查显示,在大学时代从社会中获得第一份收入的受访者最多,占38.9%,其次是步入职场后(30.0%),接下来依次是中学时(21.3%)、小学时(7.5%)、其他时候(1.2%),还有1.1%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或已记不清。 大学生是否应该经济独立?调查显示,43.7%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应该逐步尝试经济独立,37.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兼职、实习,14.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应把时间多用在学习上,3.0%的受访者认为只要家里能负担就无所谓。 “国外的大学生18岁以后可能通过做家教或者其他兼职挣钱,目前在国内这种现象也是非常普遍,可以看到国内的大学生总体上是比较积极向上的。”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红文认为,目前中国初级劳动力过剩,没有太高的职位提供给大学生,较低级的岗位又不足以给目前所有的大学生提供经济独立的可能性。“让大学生个个必须经济独立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能对大学生做出这样一个要求。不过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做兼职值得鼓励,这是走向社会,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 何时应该经济独立呢?调查显示,67.6%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后就应经济独立,19.7%的受访者认为在18岁后,接下来是结婚后(7.5%),有小孩后(2.1%),有房有车后(0.8%)。另外1.0%的受访者认为父母有能力负担的话就无所谓。 在朱红文看来,刚开始工作就谈经济独立目前可能只是一种愿望。当下年轻人生活成本比较高,如果没有家里的支持,很多年轻人仅靠入职的薪水无法在大都市里买房,甚至有可能结不起婚,这与中国传统的“成家立业”观念相矛盾。所以年轻人在经济上表现得很难独立或者不能独立。 朱红文认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国的文化对于年轻人的个性培养是不够的,年轻人长期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其独立性、面对生活的勇气,在已有的教育和文化中受到严重的限制。另一方面,在目前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过程中,生活不太富裕或者底层家庭中的年轻人缺少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这部分年轻人来说,培养经济独立的能力是非常艰难的。年轻人发展的空间不够广阔,从某种意义上又会打击年轻人经济独立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挫伤年轻人的锐气”。 63.2%受访者认为经济独立是人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