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故宫文物刻字“秀恩爱” 如何管理“任性”游客?(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吴涛】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要:对此,有网友认为,观众监督只是辅助手段,故宫作为管理方没有保护好文物,理应反思。针对故宫铜缸被刻字,网友“@茶钱先付”表示:“除了要谴责和找到破坏文物者以外,故宫保卫部门是不是也该追责?拿着国家的俸

  对此,有网友认为,观众监督只是辅助手段,故宫作为管理方没有保护好文物,理应反思。针对故宫铜缸被刻字,网友“@茶钱先付”表示:“除了要谴责和找到破坏文物者以外,故宫保卫部门是不是也该追责?拿着国家的俸禄,出这样的事儿,不应该!”网友“@鼹鼠Critic”说:“故宫门票是实名制的,凭身份证购买,倒查身份证号并不难;如果没有后续处理,那么故宫方面就要反思自己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了。”

  在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文严告诉记者,虽然不加防护栏或玻璃罩能够让文物展示更具视觉冲击力,但对于承载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古文物而言,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加防护设施,就应该加强人工监管,还应在重点文物旁树立警示牌等,给那些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的游客以警醒。”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思敏说,旅游消费中的一些失范行为表现为游客个人行为,但此类事件的多发是社会文化教育、景区管理落后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备、管理粗放、监管不严,加之惩处力度有限,这些都会导致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难以充分自我约束。”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国安表示,对于景区管理疏漏的问题,也应该通过该事件进行深入反思,“为何刻字者能够有机会有时间完成这个目标,在谴责当事者的同时,不免会对故宫的管理产生疑问。对于这些文物,以后势必要通过设置监控、加强巡查力度的方式来提升监管力度,对于私涂乱刻等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亦有专家表示,对于旅游旺季和高峰旅游时段,可以通过召集志愿者加强引导等形式来对景区在管理上的短板进行及时补充。

  管住“任性”行为需加强执法

  不少专家认为,此类现象屡禁不止,跟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违法违规成本不高相关。2015年5月2日,@成都武侯祠发布消息称,2015年4月30日,该馆《前出师表》石刻被一游客路某某恶意刻字。实际上,路某某早在2012年国庆假期,就曾在武侯祠三国文化陈列室外刻下过“到此一游”。

  罗国安指出,一些游客外出旅游,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保护景区的义务,个别游客对于社会公德等非硬性约束置若罔闻。

责任编辑: 【编辑:吴涛】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