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善,毕竟不等于惩恶。很多时候,善的沉沦不彰,往往是因为恶的肆意当道。只有清除恶的土壤,善的花朵才有生长的空间。 “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还记得这个叫《扶不扶》的春晚小品吗?近日,小品的原型,四川达州三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却被讹为“撞倒”的孩子,获得了由一家民间基金提供的5000元“委屈奖”。时隔两年,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旁人有难,施以援手;老人倒地,勇于帮扶,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现在,“扶了,却被讹;讹了,还无处说理”,甚至只能对簿公堂。有人还因此制作了《扶老人防讹诈操作指南》,让“扶不扶”成为了一种道德纠结。 “扶或不扶,考题摆在现实的桌面上,道德就在眼前呼唤着你”,在广东深圳一场关于“扶不扶”的讨论中,一位市民在邮件中这样写道。其实,这个道理,大家并非不懂。问题在于,一旦遇到“碰瓷”,不仅“摊上大事了”,还可能要背负一笔不菲的无妄之债。有网友就曾调侃,哥以前是开大奔的,自从扶了三个老太太,就变成骑自行车的了。说到底,不是不想扶,而是“扶不起”。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委屈奖”设立的初衷,在于让好人做好事没有后顾之忧,那么其效果无论是给好人“托底”“撑腰”,还是化解道德焦虑,弥补社会信任断裂的纽带,毋庸置疑都值得点赞。 然而,“委屈奖”能否真正驱散“扶不扶”的道德雾霾?设立了这一奖项,就能规避委屈的再次发生?恐怕并非如此。奖善,毕竟不等于惩恶。这也决定,“委屈奖”只能作为临时的镇痛剂,而不是长效药。另一方面,金钱的奖励,固然是对行善的社会认可,但也可能给人造成一个不良印象:受了委屈,可以用金钱弥补。再说了,即使有“委屈奖”,从认定到“获奖”,也需要经历不短的时间。而这期间,孩子们毕竟遭受了委屈伤害,“心理阴影面积”毕竟也因此扩大。很难说,一次“奖励”,就能抹平所有的伤害。 冰炭不言,冷暖自明。很多时候,善的沉沦不彰,往往是因为恶的肆意当道。只有清除恶的土壤,善的花朵才有生长的空间。无论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惩治不良行为,维护起码的公平正义,还是用技术的革新,留取证据,保护行善者,不让雷锋在助人为乐之后满面泪流,这些都是让道德浸润人心必须考虑的问题。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四川这三个孩子的故事,或许会告一段落,可如何走出“扶不扶”困境的思考,仍在继续。但不管怎样,冷漠,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社会表情;助人为乐,也不该成为这个社会的“稀缺品”。在这个意义上,“委屈奖”所开启的道德反思,或许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