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游客未购物被云南导游嘲讽:不买东西就是来骗人(2)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 【编辑:叶攀】
发布时间:2015-08-26
摘要:24日,一行16位游客准备去虎跳峡。在历史文化村购物点进行购物后回到车上,左姓导游便要求对每组人的购物情况进行登记。得知1号组的男游客没有购买东西后,左导游便有些不高兴,随即便有了视频中的一幕。虽然后来还

  24日,一行16位游客准备去虎跳峡。在历史文化村购物点进行购物后回到车上,左姓导游便要求对每组人的购物情况进行登记。得知1号组的男游客没有购买东西后,左导游便有些不高兴,随即便有了视频中的一幕。虽然后来还是去了虎跳峡,途中左导游也进行了旅游讲解。不过,车上的每一个人心情都变得不怎么好了。

  事过之后,因为录像而受到言语威胁的刘女士,给国旅打了投诉电话。得知情况后,国旅表示让他们不要担心,并在第二天的行程里,为刘女士三人安排了另一辆车。

  男游客:理解导游的工作,但不能太霸道

  与此同时,记者也与视频中被掀帽子的男游客——52岁的刘先生取得了联系。

  刘先生介绍,他和妻子在中海旅行社参团时,工作人员也曾提到“不进行强制性消费”。

  24日中午,刘先生和妻子在购物点看过后,觉得售卖的银饰品对于他们没什么用,便没有购买。等上了车,左导游便开始用言语嘲讽他。“她的有些话太侮辱人了。”当记者询问是否骂了左导游时,刘先生表示没有。

  “我能理解他们的工作,但这才第一个购物点,就把大家搞得很不开心。”刘先生说,他和其他游客一直无法得知左导游到底属于哪个旅行社,只好等回到重庆后,向重庆市旅游局进行投诉。

  旅行社:已安排调整导游,维护游客权益

  昨日,刘先生报名的中海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刘先生的情况他们已经知晓。并称他们已经安排对导游进行调整,尽量维护重庆游客的权益,并让他们不用担心。

  随后,记者致电重庆市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在接到投诉之后,将会对刘先生、刘女士等游客所遭遇的情况展开调查。

  @木子易文·黃牛:导游虽苦,压力也有。但行为不能太恶劣,买不买是游客的权利,不能因为没有买东西就故意找茬与游客发生冲突。声嘶力竭与游客吼叫,这是导游应有的样子吗?还是取消导游资格吧,免得做出更多恶劣的事情。

  @维维尼DAN:旅游结束回来,必须投诉,必须曝光!君子动口不动手!只要动手了那就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了!性质更恶劣了!(记者 王梓涵)

  链接>

  导游骂人,不是头一回

  “不消费,你们有良心吗”

  5月1日在云南旅游过程中,一名导游因部分游客消费金额低或没有消费,向游客大发怒火。导游称,“我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不消费,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

  “不买东西,就没饭吃了”

  6月13日央视报道,记者和国家旅游局调查组一起,体验了西双版纳旅游团的行程。总共四天三晚,基本上就是从一个购物点,到另一个购物点。导游甚至放言:“你不买就没饭吃了。”

  “41个人都是行李吗”

  近日,云南一导游对游客推销银器时,因游客冷漠发飙:“只有一个美女回答我的话,剩下41个人都是行李吗?”“要不愿消费,拿着行李箱爱去哪去哪。”

责任编辑: 【编辑:叶攀】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