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内中央空调的送风温度居然设置在12摄氏度;高铁窗外烈日如火,而车厢内的乘客披着外套还冻得手脚冰冷;上周末笔者在首都某剧场看演出,票面还友情提示:“怕冷的观众请自备长袖外套”……每到盛夏,类似的“温差”大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其实,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领域,公共场所空调使用是有明文规定的。早在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就明确规定:“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记者所到之处,空调温度的设置为何如此“任性”?原因无非是这样的“小事”没人管,只要交得起电费,空调温度怎么调都无所谓。 减排既然是“硬指标”,就需要有配套执行的硬措施。“任性”的空调温度设置说明,如果配套的监管手段和相应的惩处措施,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约束性规定,往往沦为摆设。近20年来的北京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995年开始,北京市陆续出台了数个禁烟办法,到处都张贴禁烟标识,但饭馆商店从来就没管住过吞云吐雾者,你要是提醒“这里不让吸烟”,吸烟者不但不掐灭烟头还反骂你有病。但今年6月起,这种有禁不止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原因在于这个“最严控烟令”配备有严厉、具体的处罚措施:除了吸烟者面临每次200元的罚款,容忍你吸烟的公共场所也要“连坐”——罚款1万元,与此同时,还配备了大量卫生监督员,公布了微博、微信等便捷的投诉渠道。 26摄氏度的控制标准落到实处,也有待相关部门出台“最严控温令”。一方面,根据公共场所的客流量和开放情况,制定更加细致、更具操作性的控温措施。另一方面,要有严厉的处罚手段,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置若罔闻温控不达标的单位,除了罚款,还可以实施惩罚性的高电价等措施。此外,节能的监管部门要畅通微信、微博等投诉举报渠道,让那些违规运行空调的单位被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让每个人都成为节能减排的监督者,奇葩的温差就可能销声匿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