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涉间谍罪中国教授交保释金后遭美国当局二次关押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编辑:查云帆】
<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以“经济间谍”等罪名被美国羁押的中国天津大学教授张浩7月29日被美移民局释放。在这之前,已被法院批准保释的他又被移民局监狱关押了20天。《环球时报》2日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得两份关于本案的文件,一份是张浩律师团队在他被移民局关押后,写给加州联邦

  以“经济间谍”等罪名被美国羁押的中国天津大学教授张浩7月29日被美移民局释放。在这之前,已被法院批准保释的他又被移民局监狱关押了20天。《环球时报》2日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得两份关于本案的文件,一份是张浩律师团队在他被移民局关押后,写给加州联邦北区法院法官达维拉的长信,详细描述了张浩获保释之后的遭遇。另一份则是负责处理本案的卡森斯法官为敦促释放张浩,发给移民局的“最后通牒”。

  “法院给政府提供两个选项:释放被告或者撤诉。”7月24日,卡森斯法官在发给本案起诉方美国政府的文件中开篇就“摊牌”说,“第九巡回上诉法庭认为,如果政府将刑事被告张浩实行移民拘留或迁移,致使地区法院对其进行审判的资格受到损害,那么地区法院将启动适当的补救措施”。法院列举此前类似案件的处理方式称,在2012年美国政府与一名被告的诉讼中,地区法院声明,在调查或检察程序已经违反联邦法律或侵害被告法定权利,且无补救措施可用的情况下,应当撤诉。

  美国圣荷塞联邦法官7月8日批准张浩以50万美元交保。然而第二天早晨,他就被移民局以“无签证”为由拘留。知情人士曾告诉《环球时报》,“法官非常不高兴,他不明白既然法院已发出释放命令且被告已经交保,为什么还被行政部门关押”。在可能被撤诉的强大压力下,移民局最终选择释放张浩。

  那么,从张浩5月赴美到7月29日真正被释放,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另一份资料对此记录详细。

  在写给法官达维拉的长信中,张浩的律师团队指出,其实早在今年2月18日,美国政府就秘密对张浩提起控告。4月14日,美方向张浩发放美国旅游签证(B1/B2),有效期1年。5月16日,张浩持签证到美国准备出席一个会议。“尽管美国政府给张浩发放签证,表面上允许他去参会,却通过FBI在张浩所乘坐的从中国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将他逮捕。那时飞机刚抵达目的地,张浩在抵达过关检查点前就遭逮捕,尽管他获得了有效签证。”

  信中说,美国政府随后的举措都与张浩现在的处境相关: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未对张浩做任何检查,并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准许假释入境90天,而不是以他完全有效的签证为依据使其进入美国;CBP又认为他是非法滞留,尽管已经获许假释入境;5天之后,在张浩完全被警方拘留时,美国政府又撤销了他的签证。

  此后,张浩被关押在圣荷塞监狱,直到7月9日被法官卡森斯释放。当天早晨,狱方将张浩移交给执法官,执法官又以美国海关提出的非法滞留为由,将他移交给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在圣荷塞的代理方。在尤巴郡监狱度过周末后,张浩在7月13日被移送给旧金山海关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检查”,而这项“检查”在张浩5月抵达美国时海关部门已选择放弃执行。

责任编辑: 【编辑:查云帆】
<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