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两培训机构冒充部委诈骗数千万元 四百余人被拘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24
摘要:新京报 警方清查培训机构办公地。前日,丰台警方对涉嫌诈骗的两培训机构五处办公地点进行检查。警方供图 利用多家空壳公司开设培训机构,培训国家“高级项目管理师”,承诺100%通过。张某、肖某开设的两个培训机构,被查证系涉嫌诈骗的团伙。前日,丰台警方出
新京报


两培训机构冒充部委诈骗数千万元四百余人被拘

    警方清查培训机构办公地。前日,丰台警方对涉嫌诈骗的两培训机构五处办公地点进行检查。警方供图

 

   利用多家空壳公司开设培训机构,培训国家“高级项目管理师”,承诺100%通过。张某、肖某开设的两个培训机构,被查证系涉嫌诈骗的团伙。前日,丰台警方出动700余警力,对5个涉案办公区布控,控制疑犯525人,其中张某、肖某等449人被拘,初步调查涉案金额数千万元。

   冒充国家部委机关行骗

  3月22日,警方接群众举报,丰台区西四环某写字楼,名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北京分会”,组织国家“高级项目管理师”培训,宣称能办理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项目管理师”证书,多位事主称所领证书为假证。

  警方专案组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等部门核实,确认以上单位未与该培训机构合作。

  警方侦查发现,张某、肖某两人形成两个团伙,以他人身份注册多个空壳公司,向被骗人推荐培训项目,承诺交9800元培训费,并参加由其组织的考试后,保证领到“高级项目管理师”证书。警方确认,两个团伙授权、合作、培训、考证、办证等内容,均为虚假。

  经查,张某先从事此行当,其团队骨干肖某见此诈骗方式易于操作、获利丰厚,脱离团队组织人员“单干”。

  全国多地至少2000人受骗

  前日6时,丰台警方布控,28个派出所全程协同办案;9时30分行动开始,700余名警员分7组,突查两团伙的5个办公区。

  丰台镇自动化研究所院内,一涉案办公地人员正准备将“据点”转移,被突然出现的民警堵个正着。

  此次行动,5个涉案办公区,警方共查获涉案电脑161台,疑似假毕业证、职业从业证等500余件。行动共控制疑犯525人,其中422人被刑事拘留,27人被治安拘留。

  受害人来自河南、河北、江苏等多个省市,至少2000人,预计涉案金额数千万元。

  ■ 讲述

  卧底警员:入行先洗脑 行骗分季节

  王彬(化名),丰台区公安分局刑警。

  为了解张某和肖某两个涉案团伙的情况,王彬受上级委派,乔装成应聘人员,前去面试。

  洗脑:牢记“电话一响,黄金万两”

  3月28日,在莲花小区南侧西二厂的一个写字楼内,涉案团伙中一名汤姓业务主管,对王彬进行了面试。

  王彬提出,面试是否需要提供毕业证、身份证等证件。

  “什么证件也不用,只要你会说就行。”汤主管拒绝了。

  “要主动给客户打电话,抓住一切时间,打电话。”汤主管告诉王彬,一定要记住公司刊物上的话——“电话一响,黄金万两”,这是激励员工的金玉良言。“一个月能达到5单,你可以提成10%,要是10单,就提15%。按一个培训收9800元计算,拿下10单,你一个月就能挣将近15000元。”汤主管一边介绍着薪酬方式,一边为王彬列举了每个月的业绩冠军。

  骗术:强调机构为部委下属单位

  面试成功后,王彬被带到一个旁边办公室内。

  办公室内,木地板、空调机,几十平方米的地方被分成4排,每排有5个小隔间。像这样的办公室,分布在该写字楼的2层到5层,近10个。

  王彬称,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个主管,十几个业务员。从事的推销培训内容、办证的业务,要根据国家级的专业考试安排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这段时间,是国家集中考高级项目管理师,那么这段时间,针对这类需求的客户,团队涉及的培训、办证业务,就包括职业指导师。业务员都在不停打电话,人声鼎沸。”

  上岗前,王彬被教授了一些电话技巧,比如拿起电话,要首先强调机构是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下属的单位,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关专业的培训并发放国家部委级别的证书。

  “业务员对自己的涉骗行为,多数心知肚明。”王彬称。

  ■ 案情

  培训机构提供假证经常搬家

  现今,建筑、医疗等行业对中高等从业者的资质要求较高,从业者须有相关资格证,这为涉案的培训机构提供了诈骗的土壤。

  这些培训机构宣称的合作部门,有建设部下属某部门、卫生部直属某部门,这些与国家部委机关的合作,警方证实都是虚假的。

  涉案培训机构唯一合法的身份,是有北京正规注册教育机构执照。

  很多参加“高级项目管理师”资格培训的受骗者,被收取9800元培训费。这种“速成”的培训通常只有两天,第三天就考试。其实这考试是培训班自己组织的。

  很多外省市的受训者参加“考试”不便,培训班就会“加码”:“可以帮忙找替考、补交3000元免试通过”。

  两家涉骗团伙在最后的环节略有不同:张某的培训机构中,受训者一旦汇款,培训人员或拖延时间,或称业务员下落不明;如果遇到连续地追问,就拿假证应付受训者。

  肖某的培训机构则选择适时“消失”,据警方调查,培训机构一般在4个月左右就会搬家。而且培训机构租赁的办公地,多为中高档写字楼,有时机构会包下多层,外部无关人员难以进入,加上培训者的假名,受害者基本无处寻找。

  ■ 涉案人员

  培训机构人员全部用假名

  归案嫌疑人包括幕后老板、高级领导、分部主管、分部组长和业务员。

  这些人的一个内部规则是:虚拟身份,成员相互之间,也以假名相称。甚至主要人员的驾驶证、护照、身份证,也是假的。

  两个团伙分别开设了项目不同的证书培训班,比如“高级项目管理师”证书、临床执业医师考前辅导班、建筑行业等级资格证等等。

  换一个培训项目,培训人员的身份就变换一次,全都是“培训行业的资深或权威人士”。

  涉嫌诈骗的培训机构在网上宣传推广,全国招生。为增加培训的“可信度”,他们特意聘请某大学的知名教授和讲师,受聘者不知内幕,欣然来此授课。

  团伙底层的业务员,也经过专门的骗术培训,上层专门教他们“讲述词”,并告诉他们“电话一响,黄金万两”,就这样,在电话中,“讲述词”骗取了至少数百名“客户”的信任。

  团伙中,普通接打电话的业务员,月薪也可过万元。

  而幕后老板之一的肖某,开设培训机构约一年,已购买多个别墅、公寓,开起奥迪车。

  一位警员说,这些业务员或主管长期说谎话,已经形成习惯。初步审讯时,一位疑犯1分钟之内,说了5次谎话。

  诈骗团伙组织架构

  1

  张某、肖某

  职能:幕后老板

  2

  高级领导决策层

  职能:配合张、肖二人,组织指挥团伙的诈骗活动,设计诈骗方案,分配利益

  3

  分部主管

  职能:负责招揽生源,接待学员,培训考试,制购假证

  4

  分部组长

  职能:负责本组业务员考勤管理,业务汇报,部分学员接待,同时自己联系生源

  5

  业务员

  职能:通过电话信息,联系事主,骗取信任付款参加培训。(记者 刘珍妮 孙纯霞)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