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2015年我国老人将增至2.21亿人 养老模式需精细化操作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正义网-检察日报 资料图片 原标题:2亿人养老,谁来服务? ■“希望有更多专业化服务把社区服务承担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 ■“养老服务业在中国,至少在北京还没有真的形成,只是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概念。” ■随着失智与失能老人
正义网-检察日报


 

  资料图片

 

  原标题:2亿人养老,谁来服务?

    ■“希望有更多专业化服务把社区服务承担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

  ■“养老服务业在中国,至少在北京还没有真的形成,只是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概念。”

  ■随着失智与失能老人的增多,现有养老机构将难以承担养护任务。因此,未来要建的是养老院,决不是针对健康老人的疗养院。

  今年10月13日是传统的重阳节,更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7月1日实行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节日只有一天,但是敬老、爱老、为老等问题,却早已叩响警钟。

  全国老龄委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唐振兴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2011年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从1.78亿人增长到2.21亿人,2020年将达到2.48亿人。到2050年,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挑战如此严峻,中国式养老将如何应对?

  期待专业化养老服务融入社区

  老年节这天,83岁的老人王珍看到了专业摄影师上门为她拍摄的彩色照片。近十年没有拍过照的老人仔仔细细端详着照片,高兴得不禁落泪。与王珍同社区的80岁以上老人这天都拿到了照片。这是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八角北路特钢社区与社区学院的共建项目——为高龄老人留下精彩瞬间。

  据该社区主任孙博介绍,社区居住的绝大部分是特钢厂的老职工和家属,有4400余人,60岁以上老人占40.8%,属于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考虑到社区需要帮扶的人员多,孙博想到“自我管理”的点子。2006年,她开始挖掘社区里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并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取名为“金色亲情服务队”。

  每月15日是金色亲情服务队固定的集中活动日,他们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修表、修车等义务服务,搭建起为民服务平台。同时,他们还在社区内公示服务热线电话,为有困难居民随时提供上门服务。

  一次,社区一位老人患了重病,服务队得知消息后就按照惯例到病人家中探望。老人见有人来看望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孙博说,社区里天天都有亲情,天天都在孝老。如今,在服务队的感染下,一些年轻志愿者和中老年志愿者也陆续加入到服务队,队员已经从过去十几人增加到78人。

  值得一提的是金色亲情服务队的特色服务“终极关爱”,顾名思义,就是为人送终。73岁的张积武是终极关爱服务的发起人之一。“有几次,见社区里的老人就那样孤孤单单地走了,没人问,也没人看,更没人管,心里挺不是滋味儿。想成立一支队伍,专门给逝去的老人办理后事,送他们最后一程。”张积武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积极响应。

  邻居老郭因病故去时,他的两个孩子和老伴都不知道怎样办理后事。张积武和服务队员及时赶到,与其家人商量后事料理。其家属表示,希望能够帮助多组织些人参加追悼会,让老郭走得“风风光光”的。志愿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火化前组织了100余位社区居民及逝者的同事参加了追悼会。事后,逝者家属感到极大慰藉,再三对服务队表示感谢。

  目前,终极服务队已经帮94名逝者处理了后事,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曾有位老人被孩子送到敬老院,不久,老人强烈要求回家。理由就是,特钢社区里有“终极关爱”。

  尽管这里的敬老、爱老、为老服务深得民心,但是在孙博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景:“希望有更多专业化服务把社区服务承担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

  养老服务业还有很多短板

  对于专业化养老服务,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伊丽苏娅委员与孙博颇有共鸣:“现在确实有很多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公司,而实际上,它们的服务往往不被老年人所接受。价格是重要原因之一。”

  伊丽苏娅说,我国大部分老年人的收入处于中低水平,积蓄不多,因此养老服务业更强调公益性。要把专业服务引入社区,首先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起面向老年人的服务中心,一方面了解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搭建起服务社区的平台。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该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服务业在中国,至少在北京还没有真的形成,只是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概念。”李红兵说,以前是把养老当成一种事业,或政府支撑的领域,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市场元素,把公益性质的养老内容带动起来,最典型的就是价格问题。在制定养老服务价格时面临很多困难,如成本高、物价调整快等因素的制约。如何让养老服务价格真正反映市场需求,是政府要着手推动和改变的。

  2008年底,北京市民政局、发改委、规划委员会、财政局以及国土资源局等五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9064”养老新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居家养老明显存在对高龄和失能老人照顾不够的问题,家人难以应对。湖南的郭女士就告诉记者,虽然有姐妹三人,但是除了陪母亲聊天、做按摩外,家人对缓解母亲的病痛毫无办法。因为距离县城医院太远,母亲又无法起床,只能让她默默承受体内结石、褥疮等带来的痛苦。河北的兰女士和家人一起陪护临终的父亲时也深深感到,如果当地有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有专业护理人员看护,父亲应该能减轻很多痛苦。

  全国老龄委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唐振兴表示,过去养老与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服务与社区服务是割裂的,今后要把这些方面融合起来,建立起集预防、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若干意见》出台,提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这一目标,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都非常赞同,但对于如何实现,大家还是觉得有太多事要做。

  养老模式需精细化操作

  按照“9064”的养老模式,到2020年,北京市要针对失能老人的需求,建16万到20万张床位,而现在已建成的8万张床位因为不能适应失能老人使用,全部需要改造。李红兵表示,这将投入大量财力。而未来的8万张床位,一定要建成针对失能老人的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床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未来老年人所需要的集中养老的场所。

  李红兵说,北京现有的400多家养老机构中,只有30多家有配套的医疗室,随着失智与失能老人的增多,现有养老机构将难以承担养护任务。因此,未来要建的是养老院,决不是针对健康老人的疗养院。

  针对上述情况,李红兵强调,在今年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政策制定方面,北京改变了粗放的操作模式,加强了精细化操作。比如,对80岁以上老年人和重症残疾老年人,每月发100元老年券。但是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产生预想的效果。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辑贺贝奇就发现,很多老年人拿着养老券去商场、超市、餐饮等地方去消费,要么不能用,要么有使用限制。

  李红兵表示,下一步要建立老年人身心评估体系,对老人的身体、经济和精神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后续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前提基础,将老年人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的重要手段。比如,通过身体健康评估,让老人知道在家庭养老中需要什么样的康复辅具,以及政府、子女和社会支持的方案。从而提高养老生活质量。(谢文英/正义网)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