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新华时评:城镇政府搬迁之风当刹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27
摘要:新华时评:城镇政府搬迁之风当刹 2004-7-23 9:34:35 以政府搬迁来转移城镇经济的重心,带动新区发展,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种搬迁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甚至形成了你追我赶之势,这就值得引起关注了。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采访时发现,许多

 




新华时评:城镇政府搬迁之风当刹

  2004-7-23 9:34:35


以政府搬迁来转移城镇经济的重心,带动新区发展,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种搬迁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甚至形成了你追我赶之势,这就值得引起关注了。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采访时发现,许多地方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政府搬迁,城郊到处施工,涌动着新区建设的热潮。然而,热闹的背后潜藏着隐患,搬迁引发的群众上访和债务纠纷越来越多。

地方政府搬迁往往不只局限于政府机关,而是地方行政部门集体行动,重新组建办公区,借此带动人流、物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这种手段被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经常采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首先是搬迁新址征地时“征你没商量”,从而使干群矛盾激化。新址常常占用农民的耕地,却没有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政府拟搬迁的新区占用了农民近500亩耕地,其中一个村小组的土地几乎全部被征用;在内蒙古西部一些地方,因为地方政府的搬迁,征用了大量耕地,不但补偿费用偏低,还强行让农民购买价格不菲的小二楼,农民为失地和补偿金多次越级上访。

其二是旧址土地出让开发商时“低价不透明”,让人不得不多方揣测一些政府官员的搬迁动机和幕后交易。目前政府搬迁大都采用所谓的市场运作,即将旧址卖给开发商,用所得资金盖新大楼。但旧址的出让往往不经过招标、拍卖,而是开发商与政府官员私下交易,低价出售。

其三是政府搬迁背上巨额债务,难免有“贪大求洋”之嫌。新建和拟建的政府大楼占地面积大,装修豪华,美其名曰“几十年不落后”;还有的政府大楼刚装修改造不久,就又花巨资搬迁,为此一些地方不惜四处举债或者拖欠工程款。

其四是政府搬迁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圈占良田,造成巨大浪费。有些地方原有的城区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且当地购买力有限,搬迁后没有起到拉动作用,反而使政府及机关大楼孤零零地呆在旷野里。

第五是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区的建设,而旧城镇的改造则无人过问,旧城区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为什么这么多的地方政府热衷于搬迁,以至于形成一股风气呢?首先是一些政府官员行政行为带动经济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别人的做法。其次,一些政府官员好大喜功,急于出政绩。政府搬迁互相攀比,耗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丝毫不顾及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公务员、教师工资拖欠的现状。第三,打着发展城镇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旗号,行一己之私。政府搬迁不但可以迅速改善办公条件,而且可以借机进行各种交易。

在这种扭曲的政绩观的驱使下,一些政府搬迁的后果可笑而且可悲。在内蒙古牙克石市,因为开发商资金投入不足,新的市政大楼迟迟不能竣工,政府及相关部门四处租住楼房,连当地人都轻易找不到政府办公的地点。

《行政许可法》已正式实施,行政行为再不能为所欲为,这么多的政府搬迁行为,到底有多少实效,老百姓完全有理由问个明白,行政部门也应自我反省,该好好刹刹这股“搬迁风”了。(张云龙 高文静)

新华网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