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31 记者今天就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中的有关规定,采访了长期从事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工作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李经纬。 李经纬重点就草案中的时效制度和一裁终局制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六个月时效期更利于保障劳动者 李经纬说,草案对时效方面的规定终于使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领域关于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中规定的60日是时效还是特殊期限抑或是除斥期间之争画上了句号。 “在审判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劳动者出于保持稳定工作岗位的考虑,往往对于用人单位的一些侵害行为表现为退让、隐忍,而60日的仲裁申请期限稍纵即逝,在真正发生仲裁时,很多已经超过了60日的仲裁申请期限。”李经纬说,这使劳动者在仲裁和诉讼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通常会招致败诉。 “我们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也认识到这样处理实际上不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李经纬说,“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有时会通过对时效起算点的解释,来达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李经纬曾经处理过这样一件劳动争议案:张某曾与某报社订立过一份聘用合同,并从2003年4月至11月期间在报社工作。这期间,报社仅向其发放过一次工资。张某遂于2003年12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报社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此案仲裁委和一审法院均以张某的申诉请求已超过60日申诉时效为由驳回,张某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经查,报社对于拖欠张某工资的事实并未提出异议,在诉讼中仅以时效已过作为抗辩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报社作为用人单位,自2003年4月至11月期间,长期地、连续地拖欠张某的工资,张某在多次主张权利的情况下,报社也从未明示拒绝。因此报社应承担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举证责任,现其仅以张某的主张超过仲裁申请期限为由拒绝支付张某欠发工资,依据不足。故改判报社向张某补发全部工资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李经纬说,此案的处理实际上突破了原有的期限起算点的观念,首先确认了用人单位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负有举证责任。在追索工资的案件中,用人单位明确拒付工资之日或承诺支付工资的期限届满之日,应当就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自此可以计算60天的期限。但证明上述事实的责任在于用人单位,而不在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举证不能的情况下,“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理解为劳动者追偿之日。如果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则最迟应从双方劳动关系结束之日起算。这样处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在草案的规定虽然仍以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作为时效的起算点,但时效的期间延长为6个月,而且又规定了时效的中止、中断情形,这样在实践中就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必使审判人员为了案件处理上的公平公正,而再对法律规定进行扩张性解释了。 部分案件一裁终局是个飞跃 “草案还规定了部分案件一裁终局制度,这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一大飞跃。”李经纬说,这样规定缩短了案件的审理周期,使大量小额的劳动争议案件能在仲裁审理中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得到降低;提高仲裁裁决的权威和公信力;减轻了法院的受案压力,有助于合理配置审判资源。 “作为法官,我们经常在审理案件中发现一些小额案件,由于有的用人单位方利用现行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缺陷,恶意拖延诉讼。”李经纬说,这种情况在国务院最近有关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出台,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收费标准降为每件10元后,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即使是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按照现行的规定,法院也要组织合议庭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而不能采用简易程序。在当前法院遭遇空前的收案压力的情况下,合理资源被不适当地浪费了。而草案的规定解决了这些不合理的问题。
法治动态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