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自降薪酬”=“自定薪酬”?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自降薪酬”=“自定薪酬”? 2008-7-25 “自降薪酬”=“自定薪酬”? 近日,国电集团领导带头降薪30%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比那些一边企业严重亏损一边却拿着高薪的国企领导,国电集团领导带头降薪的举动,无疑是一种道德自觉行为。 虽然领

 




“自降薪酬”=“自定薪酬”?

  2008-7-25


“自降薪酬”=“自定薪酬”?
 

    近日,国电集团领导带头降薪30%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比那些一边企业严重亏损一边却拿着高薪的国企领导,国电集团领导带头降薪的举动,无疑是一种道德自觉行为。

  虽然领导带头降薪的行为在道德上似乎无可挑剔,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国企领导只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并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作为国有资产经营的代理人,其与经营相关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制于法律法规乃至党纪的规制,当然,这也包括国企领导的薪酬。国企领导能拿多少、或者能降乃至能升多少薪酬,都需要按照有关法规、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决定。也就是说,国企领导的薪酬不能由自己说了算。

  就目前有限、且不尽完善的有关规定看,国企领导的薪酬,起码需要经过董事会审定、吸纳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报国资委批准后,方可确定。前不久,中纪委还发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国企领导自定薪酬,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党籍。

  国电集团领导“自降薪酬”的举动,是不是履行了上述程序,新闻中语焉不详,难免有“自定薪酬”之嫌。目前,公众对国企领导年薪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甚或上千万颇多微词,对随意“自定薪酬”规制不力更有强烈不满。遏制国企领导“自定薪酬”泛滥现象,不能寄望于国电领导这种偶然的道德自觉,而应加快制定“企业国有资产法”等相关法律,将国企领导薪酬标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并加强对国企领导薪酬的有效监管。否则,不管多少国企领导“自降薪酬”,公众也不会买账。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