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中青报:贿金成为习惯 底线必然失守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贿金成为习惯底线必然失守 江苏盐城市副科级官员张翕飞网上公布退贿清单。不少网友“力挺”他的“高调退贿”,称“有你这样的公务员是人民的福气”。也有声音质疑他在“沽名钓誉”、“作秀”。张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此也讳莫如深。张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贿金成为习惯 底线必然失守

  江苏盐城市副科级官员张翕飞网上公布退贿清单。不少网友“力挺”他的“高调退贿”,称“有你这样的公务员是人民的福气”。也有声音质疑他在“沽名钓誉”、“作秀”。张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此也讳莫如深。张翕飞自己则希望有更多的公务员有这种“沽名钓誉”的勇气,认为这将是公众的福音。

  张翕飞的大胆举动,让很多沉溺于官场“潜规则”的官员尴尬、不安,也因此,出现集体失声是必然的。今后,张翕飞要么在众人侧目的疏离感中被孤立起来,要么成为官场上的道德英雄,接受主流的肯定和表彰。然而,即便被高调褒扬,也不过是一种“供”起来的惯常做法,凸显的更多是道德方面的价值。要想真正祛除官员的索贿受贿行为,还应从制度上多一些激励性设计。

  “感谢费”、“好处费”之类的贿金为什么会成为一种风气?一方面,这固然与官员个体的道德修养、自律精神有关系。如果那些握有大量经济、社会资源的官员都能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自然不会孳生这许多乱象,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也指日可待。不过,仅仅强调为政者德行,显然很难完全杜绝官员的贪腐行为,甚至会形成表面上讲清廉、暗地里收黑钱的官场双重人格现象。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些官员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索贿、受贿,且彼此心照不宣,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失范之下人欲横流的问题,关键还在于约束不够。如果篱笆扎得紧,官员心中的恶魔显然不会被轻易放出来,更不会以“大家都这样”作为自己卸责的借口。

  公权力一定要在阳光下运行,有公开才可能有公正,也才可能让那些见不得光的幕后交易、私下交易消弭于无形。这些年来,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果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动官员财产公开,则部分官员私下操弄、寻租的灰色空间就会越来越小,一个公平公正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必将早日到来。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大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曾说:“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可见,制度的刚性约束,是根治官场颓风、限制公权力滥用、消除腐败的利器。很多情况下,官员不伸手是因为不敢伸手,伸了手被捉住就得不偿失。一定要让已有的制度发挥作用,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并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督制度。

  不能听任官场乃至社会上“感谢费”、“好处费”肆虐,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表彰张翕飞们的高调退贿行为。一旦类似的贿金成为一种习惯,哪怕张翕飞再高调,也很难扭转整个社会道德底线的失守。到那时,就不仅仅是个别官员被查处的问题了,整个社会也将为这种价值的沦陷埋单。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