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教授以“钱”励志言论引发社会热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等以“钱”励志的言论,近日在中国引发民众热议。 近来,一条消息在微博上广为传播,说的是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的一句话:“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 他还说:“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董藩的这番言论引起激烈争议。截至7日21时,其言论在微博上已被转发2.1万多次,评论8600多条。 董藩一边与质疑这番言论的网民舌战,一边发表声明解释说,这是对其学生讲的“励志的话,等学生40岁时4000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并表示“我可接受自己不富有但不能容忍学生贫困”。 对于董藩的言论,华远地产前董事长任志强等地产界人士多表示理解,任志强认为董藩的话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希望”。还有网民认为“说的靠谱”,并反问:“激励人们创造财富有什么过错?” 同时,许多网民批评、反对董藩的言论,认为教师不应用挣钱多少来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网民吴永麟认为,这种说法很可能会误导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大学精神的错位与迷失。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社会责任、理性精神、科学的价值观等。崇尚财富没有错,但片面崇尚财富会造成社会价值观的错位。 也有网民表示,这一言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俘虏,过分强调金钱是物欲横流社会备受追捧的价值观,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多家媒体也对董藩的言论表示不赞同。人民网在一篇短评中说:“董教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 辽宁出版的《半岛晨报》在评论中称,董藩对人生的价值判断未免太过单一,甚至可以说,太过狭隘。一个人的身家,有时候可以反映出他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但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