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药家鑫案民意洪流 讨伐人性之恶还是检讨社会之失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西部网 药家鑫案民意洪流 讨伐人性之恶还是检讨社会之失 3月23日,庭审现场的药家鑫。 (文/楠岸) 药家鑫案即将宣判,从事件发生到今日判决,期间故事的跌宕起伏、民意的汹涌澎湃难以言表。借助互联网和公共媒介,网友争相对事件发表评论。有人说:“药家鑫
西部网


药家鑫案民意洪流 讨伐人性之恶还是检讨社会之失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月23日,庭审现场的药家鑫。

(文/楠岸)

药家鑫案即将宣判,从事件发生到今日判决,期间故事的跌宕起伏、民意的汹涌澎湃难以言表。借助互联网和公共媒介,网友争相对事件发表评论。有人说:“药家鑫,要么法律把你干掉,要么你把法律干掉!”有人说:“作为一个农村人,我想和药家鑫谈谈!”有人说:“如果网络评论真能唤回公平,我宁愿成为‘推波助澜’‘言杀药家鑫’的‘刽子手’。”

学者贺卫方说:“要以群众狂欢的方式处死一个人吗?”我们是否该反思,即便药家鑫错了,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对的吗?在整个事件的不同节点,网友的态度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这些自由的评论。

一个叫张妙的女工晚上下班独自骑车回家,一个叫药家鑫的青年看完女朋友之后开车回家,他们本来可以擦肩而过,但时间无法倒流,药家鑫的小汽车撞上了张妙的电动自行车。也许这样的交通事故每天都会发生,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所有人难以理解。

坐在车上的药家鑫下车后从后备箱拿出一把刀,连续向当时只是受伤的张妙刺去。张妙没有被撞死,却在几分钟后被刺死。

新闻既出,网友哗然。

“很多人不愿相信今天会出现这样滴血的人性之恶。张萌倒地之时,只是左腿骨折、后脑磕伤。这样的伤情,绝对有时间进行抢救。但此时,药家鑫将人性中仅存的一丝同情、怜悯、关爱抛之九霄云外。”此时,人们所愤慨的焦点在于:一个人为什么在撞伤一个人之后不仅不施救,反而残忍的杀死对方?人们普遍的疑问是:一个人拥有怎样残忍的内心才能做出如此缺乏人性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只有药家鑫知道。

网友“李光启”评论说:“药家鑫不死不足以服众。把人家撞了,对着毫无还手能力的伤者连捅8刀,这种行为的恶劣性质胜过故意杀人。”

网友“小小罗围脖”:“个人理解道德是社会规则的最低底线,一个人违反道德不一定违法,但一个人违法一定是违反道德。对于药家鑫这个案子,再明显不过了,这种人杀一百次都不为过。”

此时,网友所的愤怒简单的建立在药家鑫残忍的行为之上,所谴责的仅仅是他“撞人砍八刀”的恶行上。

药家鑫是富二代吗?

还是因为作恶被贴上了富二代的标签?

网友:就因为你是官二代、富二代?其他人就该死吗?药家鑫,要么法律把你干掉,要么你把法律干掉!

之前也有一个青年开车撞了人,他爸叫李刚。那么这个撞人的青年的爸爸叫什么呢?12月1日,西安晚报记者对药家鑫身世进行调查,从药家鑫高中同学张某口中得知:“上小学时药家鑫的成绩就不错,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属于比较乖的学生,中学时的药家鑫穿戴都很普通,并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

药家鑫所在学校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一名大三男生证实,药家鑫平时并没有在学校宿舍住,看不出他是什么“富二代”。药家鑫所在居委会社区事务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药家鑫的父母之前都是华山厂的职工,如果有个一官半职的,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工作人员说,说药家鑫是“富二代”似乎有点夸张。

这是记者从药家鑫中学同学,大学同学,邻居中调查到的药家鑫身世。但是,网友并不相信。网友在问:为什么一个大学生会开着车上学?为什么他父母的身份始终笼罩着一层迷雾?而从事件发生到现在,我们始终没有见过药家鑫的父母,甚至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自然也无法证实药家鑫就是富二代官二代,无从得知药家鑫的父母是否位高权重或者腰缠万贯。在一个富二代官二代为人诟病的时代,药家鑫被贴上这个标签,成为批判的一个标靶。

红网就这一问题发表评论《勿让药家鑫肇事杀人误入"标签式批判"惯性》,文章写道:“这种被扭曲的人生价值观,不能完全用‘富二代’或‘官二代’来诠释,因为之前发生过‘穷二代’因为交通事故不堪追责而自杀事件,说明这些年轻人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表现出同样的对生命的漠视,在人生价值观的取向上存在极大误区。”

但是,并不是所有网友都这样想。网友“m_xy”评论说:“权力的神经症性紊乱传导到社会上,只能让一个社会变得疯狂。“官二代”、“富二代”飙车撞人构成当代奇观。这些现象表明,权力和金钱在社会上已经牢固地确立起主宰性的意识形态,穷人在遭受羞辱。贫富悬殊必然埋下冲突的种子。

网友“语蕊”说:“胡斌,李启铭,药家鑫,这是个吃人的社会吗?就因为你是官二代、富二代,其他人就该死吗?药家鑫,要么法律把你干掉,要么你把法律干掉。”

其实药家鑫是否为官二代、富二代和他所犯的罪行以及法律判决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网友根据常识和惯性,已经给药家鑫贴上了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标签,他可被指责的地方更多,人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批判药家鑫。

记者:你为什么会杀人?

药家鑫: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

网友:作为一个农村人,我想和药家鑫谈谈

张妙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俺们不想要他娃的命,养活一个娃不容易,你总要来道个歉吧”。

这样的一个对比,让网友更加愤慨,并引发对农村人地位的讨论。

网友“米米”说:“这里体现了一种社会不公平。农民不仅自身的社会地位低下,在城市人的眼里、心里,连生命权都可以被轻易剥夺。” ID为“法律界”的网友在微博上说:“农村人难缠?就可以伤害后再刺上几刀要了他(她)的命?药家鑫以农村人难缠为由,对张妙连刺数刀致其死亡,并逃离现场。这样的行为不激起民愤也难。”

网友“第一思考者”说:药家鑫在驾车撞人后故意恶性杀人,是“怕农村人难缠”,目的是“杀人灭口”。在药家鑫们的眼中,某类人是等而下之的,不仅他们品质不好,“难缠”,他们的生命也是在“敬畏”之外的。药不是不懂得自我生命的价值,而是不懂得社会正义,不认为应当平等地看待他人的权利和生命。

此间,一篇题为《作为一个农村人 我想和药家鑫谈谈》的评论被广泛转载,文称:“农村人进城生活很不易,既要接受别人的歧视,还时时担心遇到黑心老板,他们有的只是一双手一条命,他们只想干一份活拿一份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遇到纠纷,农村人也希望用最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要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死缠烂磨啊?”文末,作者这样对药家鑫说:“下次你父母探监的时候不要忘了问一问,您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是不也是‘特别难缠’的农村人?”

在大家继续斥责的时候,网友“丁亦青”则进行了一些反思:“就药家鑫杀人案来说,我看到的是中国日益对立的社会情绪,一个怕农村人难缠而杀人,一群人因杀人者的身份背景而愤怒。人们啊,请你们从正义的神坛上下来吧,我们原本是该在下面忏悔的。”

药家鑫看守所演唱《传奇》

是自我救赎还是不知悔改?

网友:如果网络评论真能唤回公平,我宁愿成为“推波助澜”“言杀药家鑫”的“刽子手”

元宵节时,药家鑫在看守所联欢会上表演节目,这段表演被人拍成视频传上了网络。短短两天之内,这段时长6分钟的视频点击率超过了24万。评论次数也达到了2982次。此时他已经在看守所度过了4个月时间,在唱完《传奇》之后,药家鑫还又唱了一首《十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初进看守所,心情非常绝望,看不到光明,基本上每天都会哭泣。管教和领导知道后,经常找我谈话,基本上隔三差五就会辅导我一次。经过他们的指导,我知道了该如何面对,应该勇于承担责任。”

对于这段视频,我们可以通过微博网友“胡适日记”的一段言论来看出大部分网友的想法:“最近网上放出了药家鑫在狱中唱歌的视频,显然这又是为了博取公众同情的伎俩,但我也许太铁石心肠,看到那视频,更生厌恶,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竟然还有闲心有条件有机会唱《传奇》?他唱歌嗨皮时候有没有想到那被他扎死的可怜女子、她悲痛欲绝的家人和这个还在吃奶的孩子?”

视频发布后不久,便有网友另行“填词”,一首药家鑫版传奇开始在网络上流行,从以下的歌词里我们也能看出网友对于药家鑫的愤恨:

只是因为你被撞后多看了我一眼/再也不让你记住我容颜/梦想着天堂能有一天再相见/就此我开始凶残亮剑/撞你时你在路边/杀你时你在眼前/恨你时恨在脑海/刺你时刺在心田/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怨/今天的交通肇事才会再出现/宁愿用这一生等西天再见 /拿刀后你在眼前/捅你是如弹琴键/刺你时刺七八遍

财经网官方微博质疑:“近日,药家鑫在西安看守所元宵节联欢会上演唱《传奇》的视频被人上传到网络,并广为点击。对此,微博上发出质疑之声:这是否是有‘推手’在借此试图‘软化’网民和舆论?”

网友“隗俊Jack”说:“前些天看了一个视频,药家鑫在看守所的一个联欢会上唱《传奇》,唱的也还不错。但实在是想不到,这么一个斯斯文文的小伙子会干出那种事。出于同情心,我真有点舍不得他死了。但话又说回来,他确实是该死!”在网络上,亦有很大一部分人持此类观点。

而网友“冷眼瞄世界”的贴文更是写的入木三分:“如果因为网络评论去评定一个人的生死,我也不同意,因为我们有法!如果因为特权背景去赦免一个人的罪恶,我也不同意,因为我们有法!法律就是公平!药家鑫杀人了,应该判什么罪,我想法律上应该有明确规定,不能因为为了挽救一个犯了死罪的人的生命,而谋杀了所有人心中的公平!如果说网络评论真能唤回公平,我宁愿成为‘推波助澜’‘言杀药家鑫’的‘刽子手’。”

药家鑫哭了

但眼泪并不能抹去罪恶

网友:正义女神为什么用布条蒙起眼睛?因为有的时候她不能去看‘犯罪者也有可怜的地方’

3月23日,药家鑫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审判当天,药家鑫父母没有出现;药家鑫哭了,还写了悔过书;公诉方、被告律师、受害人家属各抒己见。最终,案件没有当庭宣判。但是在这一天,却出现了让这件事情为人们继续关注的更多“兴奋点”。

案件审理现场,药家鑫痛哭流涕,突然跪地。这一镜头通过央视为全国人民所知。正因此,央视也被成为这一新闻事件的配角。有网友发表微博:“李刚之子李启明撞死女大学生后,央视为其父子提供平台,让他们通过央视痛哭流涕表示悔歉,但却没给受害者家属提供表达机会。近日,先驾车撞人再对被撞者连捅八刀致人死命的药家鑫,再次成为央视屏上宾,我们依旧没有听到死者家属的声音。请问,去央视哭一次要花多少钱?”

“请问,去央视哭一次要花多少钱?”这一言论表现出人们对部分媒体的不信任,表示出对药家鑫的难以原谅,甚至是更加厌恶。

在这一天,药家鑫当着法官、受害人、媒体的面将自己手写的一份悔过书呈上法庭,而他的律师向法院提供了以下几份证据:包括报纸对药家鑫主动递交悔过书的报道,上学期间的13份奖励,被告人校友、同学、邻居的4份请愿书,请求法庭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些证据是否会被采信,尚不可知。但网友却有自己的看法。

网友“平凡的黑天鹅”说:“药家鑫触犯的法律,岂是这一张不疼不痒的悔过书所能代替!如果悔过书有用的话,要法律干什么!”

网友“梁幕天”质疑:“分别看了药家鑫写给检察官的悔过书和写给张妙家人的道歉信后(后面这个我不再转发),我有一个疑问:写的这么工整和理性,再结合庭审中的调查表以及药家鑫同学、校友、邻居等多份求情书,这一切都是谁在策划?”

网友“希望奶奶快点好起来”的评论较为冷静:“药家鑫如何变态如何穷凶极恶倒也未必,他也有自我辩护和求饶的权利,但是法律必须公平该死刑就死刑该无期就无期。正义女神为什么用布条蒙起眼睛?因为有的时候她不能去看‘犯罪者也有可怜的地方’。绝对的公平不可能有但是追求公平的正义绝对不能没有。”

悔过书被指不真诚,以前的荣誉成为讽刺,哭泣被批作秀,同学邻居的请愿书更被判断为药家一手操办。网友认为,同情并不能成为破坏法制的托词。

高晓松打酱油

他错怪了西安音乐学院

意见领袖在发表言论时应该慎重,不负责任的“名人言论”是一种原子弹式灾难。

“朋友问我怎么看药家鑫案?我说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被补几刀。人类全部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至于有人能一手遮天,那纯属杞人忧天。另外鉴于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集体支持药家鑫,今后音乐界将不接受他们,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在其微博上发表议论,称药家鑫一案会有人“替天行道”,并称将“封杀”西安音乐学院。

而这一切的源头或许只是因为一个名叫李颖的女孩在校内上的一句话,“我要是他(指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这句话被网友评价为“脑残”,而说出这样“脑残”话语的人据传是药家鑫师妹。

高晓松发布微博后,网友纷纷跟帖留言,其中不少网友力挺高晓松,支持对药家鑫案施以严厉的判决,也有网友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大药家鑫案属于个例,多数大学生还是普通而善良的群体。

网友“昭夕君义”说:“我们不能说逮住一个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就当成坏人打,我们无法判别所有人是好是坏。但可以肯定的是校方都怕承担责任,都明哲保身。只有大义之士才敢维护正义。支持高晓松!”

网友“朝花夕拾”说:“一个老鼠坏一锅汤,如果是个人事件那还好说,关键现在是西安音乐学院某优秀学生‘激情杀人’,某一群学生支持杀人行径的荒诞可笑的剧目,不得不让人怀疑学校的教育体制是否符合爱音乐的理念,所以高老师产生这样的想法,不说赞同,也能理解。”而网友“花明”认为:“是有些以偏概全,但是西安音乐学院在外面的口碑如何,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我相信大多数西安音乐学院的同学都是普通的善良的大学生。”

高晓松因其音乐才华拥有数十万粉丝,但在这一公共事件中发表的言论并不妥当,如网友“花明”所说:“以偏概全”。但这样的言论依然能够影响范围甚广的“粉丝”。

李玫瑾被诅咒孔庆东被追捧,你顶谁?

网友:国人什么时候能多一些理性判断和独立人格,少一些一拥而上的一言堂

3月23日,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分析药家鑫案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评论案件时说,“由于平时情绪不好时会用手指砸钢琴键盘来发泄,药家鑫连扎受害人八刀,是他的一个习惯性机械动作”……

李玫瑾没有想到,他这一席话成为关于药家鑫案件的一个新的舆论焦点。

“一位名叫李玫瑾的专家说,因为药家鑫长期弹钢琴,所以用刀往下插是习惯性的动作。我不知道,把刀从包里掏出来,又算什么习惯性动作?我诅咒李玫瑾这样的专家不得好死!”这是一名网友看到李玫瑾评论后的态度。李玫瑾更没想到,这样诅咒、批评她的人并不在少数,甚至成为网络上的主流声音。

对于网友的批评甚至谩骂,李玫瑾教授回应:“我接受批评,但我不接受歪曲。网民骂我可以,但这些教授作为有学术素养的学者,应该知道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是不能随便批评的。”

与此同时,有另外一个人也就此事发表了评论,他的评论引来赞许追捧无数。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在谈及药家鑫时这样说: “天真?哪里天真!他长的是典型的杀人犯的那种面孔,一看就知道是罪该万死的人。杀人犯长的都这样……这是典型的坏学生。药家鑫的名字,就是杀人犯——三个‘金’摞在一起,三把刀,是吧?……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你怎么自首都是没有用的。你愿意跑你跑吧,跑到天涯海角,我把你满门抄斩,这才是严肃的法律。”

孔庆东责骂药家鑫的视频,一名网友看了之后评价道:“又看了一遍北大孔庆东老师痛斥药家鑫事件的视频,那叫一个骂的漂亮。”而对于这段话,追捧者甚多,认为其骂的漂亮,骂的酣畅淋漓,骂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我们看到,药家鑫案把两位专家牵扯到了舆论中心,李玫瑾因为在电视节目中将药家鑫杀人手法与弹钢琴做类比,招来铺天盖地的骂声;孔庆东因为在视频节目中痛斥药家鑫,迎得广泛的支持。

但此时,网友的思考已经日趋深入和多元化。网友“分之一流年”说:“李玫瑾教授因点评药家鑫案而在网上广遭炮轰,阅罢来龙去脉,我想不通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错,竟遭此毒手。出口成脏的人,为何要扭曲事主原话,说成‘把杀八刀艺术化’?又何至于进行人身攻击,并捏造‘假文凭’风波?国人什么时候能多一些理性判断和独立人格,少一些一拥而上的一言堂?”

网友“荒荒刘”说:“药家鑫案的争议声中,李玫瑾乌与贺卫方的理性、专业精神令人感佩!药犯罪事实,自有法理的判决。在全民喊杀声中,‘民意’的泛滥会影响法理的判决。似手‘民意’代表公平、正义、良心,那法治岂不形同虚设?‘民意’的审判的声音,左右法理的审判,是法律的尴尬,更是法律的悲剧。”

至此,对于事件的讨论已经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药家鑫案件本身、农民身份歧视、富二代官二代问题、教育问题、法律公正等,网友在普遍表示出对药家鑫的愤恨的同时,也开始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如果说对这些问题的思索是以将其和药家鑫一同捆绑进行“游网”批评的话,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些网友的理性思索。(据新华社、西安日报等媒体稿件及网友言论整理)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