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校园暴力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被曝光后,在引起众怒的同时,也引发各方讨论。问题到底在哪?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类事件中的绝大多数当事人,包括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处于一种“隐身状态”。他们要么被描述为未成年的学生,要么被强调已经不属于在校生,要么被回应称已经接受心理治疗或心理干预。 没有可以复制的青春,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校园暴力事件——尽管其中或许有着太多的共因可寻。因为,每一起事件中的“主角”,若总是面目模糊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很可能意味着对他们的拯救与干预是隔靴搔痒。事件成因越复杂,在寻求解决办法上,越需要耐心和见微知著,如此才能真正找出规律与破解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