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本报广州11月18日电 (记者邓圩)广东试行分功能区考核官员政绩。历经5年的酝酿,11月初正式出炉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广东全省17.98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4类区域,并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这意味着在广东生态发展区域及禁止开发区域若环境保护不力,或未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将影响到官员的“乌纱帽”。 根据国家要求,早在2006年,广东省就启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初稿方案出炉。5年间,方案经多次修改,今年11月初,《规划》正式出台。 据了解,广东省2008年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这个考核办法有几个特点:一是实施分类考核。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将21个地级以上市分为都市发展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生态发展区等4个区域。对都市发展区,侧重考核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龙头以及向国际都市群迈进的情况;对优化发展区,侧重考核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情况;对重点发展区,侧重考核发展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等情况;对生态发展区,侧重考核生态保护、宜居水平、公共服务等情况。二是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在每个领域选取与科学发展关系最密切、最有代表性的指标,且每个指标只选择核心内容进行考核。共设置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4个指标组,每个指标组由共同指标和类别指标构成,体现功能定位的差异。 新出台的《规划》中,广东还增加了21个地级市开发指引,分别对21个地级以上市的功能定位、提升拓展地区和重点保护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规划强调,把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广东省委组织部介绍,事实上,近两年每个考核年度,广东省委常委会都会专门听取考核结果汇报,研究分析各市和省直部门工作得失情况,提出改进措施。考核结果在省委全会通报并点评得失,省委书记、副书记等领导同志还分别与排名靠后的市和部门一把手谈话,提出要求,限期整改。考核结果注意与干部选拔任用对接,2010年依据年度考核结果,调整了部分市党政正职,提拔了5名县委书记;2011年将考核结果统筹运用到市级换届人事安排中。 在不同功能区中实施绩效考核评价凸显了生态文明的“指挥”导向。考核是指挥棒,考什么,大家就会朝着那个方面去努力。经过4年的考评,既有效提升了各地科学发展的水平,又锻造了适应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官员纷纷表示,分功能区考核政绩,或为告别唯GDP提拔迈出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求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参照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把“限制开发区”改为了“生态发展区”。“限制开发区通常给人一种想法就是不发展了,生态发展区是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之下,仍然要促进发展”。《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张虹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过,生态发展区等功能区的具体要求跟国家基本保持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