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地市司法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率先试水市民网上参与立法后评估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1-05
摘要:法制日报 为了提高立法质量、保持法规社会适应性,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又出新举措,针对修订后施行已逾八年的《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率先向市民发出网上参与立法后评估的邀请,旨在通过拓展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的途径,进一步全面掌握法规实施效
法制日报


    为了提高立法质量、保持法规社会适应性,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又出新举措,针对修订后施行已逾八年的《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率先向市民发出网上参与立法后评估的邀请,旨在通过拓展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的途径,进一步全面掌握法规实施效果。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备案审查处处长姚向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要保障立法质量,一方面要在立法过程中严格把关,科学合理地设定法规的内容,确保法规内容合法、合理和有效管用;另一方面要在立法以后进行检验,在法规实施一段时间、经过实践检验以后,进行量化评估,验证法规质量的高低,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法规进行修改完善。

  2011年4月至8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采用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广州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进行了立法后量化评估。

  姚向军介绍,通过此次立法后评估积累的经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立法后评估方面的规范性文件。2012年9月25日,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后评估办法》,对评估主体和对象、评估准备工作、量化评估指标、评估方式和评估程序、评估成果的应用等作了较为全面、合理的规定。

  “办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后,从2013年开始,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立法后量化评估作为常态化工作予以大力推进。”姚向军说,根据2013年度立法后评估计划的安排,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今年计划对《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等3件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量化评估。

  为保障此次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将具体评估工作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开展,并专门成立了评估组和专家组,评估组由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组成,专家组由常委会部分立法顾问和立法咨询专家组成。

  在此次评估中,除了听取法规组织实施部门的汇报、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还分类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民意调查,向全体市民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

  记者了解到,民意调查共分四种形式:发书面调查问卷至全部市人大代表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并设计印刷回邮信封,便于代表和委员参与问卷调查活动;在网络上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在相关媒体、市人大信息网、广州人大立法官方微博上发布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的信息,引导社会公众通过信函、传真、电邮、微博等方式提出意见;进行电话访谈或登门访谈。

  “让市民在网上参与立法后评估,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实现立法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目的是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人大立法工作中,进一步发扬民主,保证法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姚向军说。

  对于这项举措,广州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每一项立法都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能让我们在网上参与立法后评估,坐在家里敲敲键盘就能参与到立法中来,是鼓励市民参政议政的一件好事。”

  专家指出,网络民意调查不仅可以直接了解社会公众的意见,而且比其他途径更加便捷高效,市民们也更愿意参与。因此,应将其作为开展立法后评估的重要手段及基本方式,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今后开展立法后评估都必须进行网络民意调查。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