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好书推荐】《法界往事: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及其志业》_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14
摘要:蔡晓荣 男,1974年生,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法律史、法学史。曾出版专著两部,在《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制与

蔡晓荣  男,1974年生,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法律史、法学史。曾出版专著两部,在《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清华法学》《法学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民国时期法律职业群体中的重要一支—民法学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剖析其生成契机和社会结构,考察其法律职业生涯,梳理其民法思想,并对其在中国民法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推进作用进行多维度的审视和阐释。

中国近代法科留学事业的发展、新式法学教育的兴办、民事立法事业的渐次展开,为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的诞生和成长提供了历史契机。作为中国近代法律人精英群体的一支,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在籍贯分布、教育背景、职业构成、家庭背景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点。此外,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他们可分成三个不同的代别,不同代别间的民法学家在学术风格上又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的法律职业活动十分复杂,他们或躬预民事立法活动,或从事法学教育和民法学著述,或参与司法实践。这使得该群体的法律职业活动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留下了一批数量不菲的民法论著,通过这些民法论著,个体状态的民法学家大多构建了一个基于其自身的民法思想体系,这些自洽或非自洽的学术思想体系,为中国近代民法学的构建提供了最基本的知识素材。


编辑推荐

本书之研究,其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如下:首先,本书旨在全面展现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衍生和长成的历史进程,并对其法律职业活动进行详尽考析,这种学术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我们对这一法律职业群体,乃至中国民法近代化的认知。其次,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借鉴并移用西方民法学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架构,对其时之民法制度和民法问题有过较多阐析,且留下相当一批论著。本书以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所产出的民法论著为中心,对该群体的民法思想进行一个溯源性的梳理和检讨,这种智识努力,既可在某种程度上充实中国近代法学史的研究,亦可为当下民法学的知识积累和传承提供若干基础性助益。再次,中国近代民法与今日台湾之“民法”有着极为重要的启承渊源,且在学术上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研究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的学术思想,亦有益于推进两岸学界在民法史和民法基础理论方面的相互亲近。最后,对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的探研,也可以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学家培养模式,以及法学家群体的建设,提供些许历史镜鉴。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