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设置需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中央政法委、教育部推出了“双千计划”,山东省推出“双百计划”,山大法学院分三批从实务部门选人来法学院做兼职教师,约七八个人,正式开课教学。同样地,法学院的教师也会去检察院、法院、公安部门,走正常的任命手续后参与办案。这样的交流使二者得以全面、及时、精准地了解对方的运作程序,了解后才能理解、支持或批判,而批判是一件重要的事,没有批判就不能推动学术研究与司法实践的进步,因此这些计划得到了实务部门和学院的一致支持。做法学研究的人如果不了解司法实务,坐在办公室里面臆测,不跟实务之间形成一种有效交流的话,产出的作品根本不会被实践部门所接受。学生方面,学院专门安排本科生在特定时间去固定单位实习;硕士生主动性较高,一般均可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也非常乐意接收硕士生。通过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学生对司法实务与社会现实之间就有了总体感受,对书本上的法律与生活中的法律之间的距离会有一个认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不会纸上谈兵、过于理想化。 (三)体现系统性与专业性,重视教材问题与互联网资源的使用 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系统性与专业性,教材问题至关重要。山东大学法学院不会强制指定教材,而是允许教师自己选择教材,之后向学生推荐、供学生选择,避免学生受不合适教材的干扰。法律学科有个特殊性,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司法实践中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因而教材内容往往存在很大的滞后性,需要不断调整,最前沿的就是教师的讲义。教师根据讲义授课,会保持一定新颖度和针对性。推荐优质教材与利用讲义授课相结合,能极大地提升教学的专业性与系统性。 重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获取学术资源。目前生活中,由于网络的普及利用率非常高,数据信息就很大,因此筛选和抓取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比如说微信上杂乱无章或者虚假重复的信息就很多,这就需要人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点进行长期的关注,筛掉无效信息,捕捉和发现信息背后的价值,从纷繁的网络信息中受益。另外,法学院购买了很多数据库,如“北大法宝”等,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利用率不高,需要采取措施改进。 (四)对未来学术研究的建议 未来,学术研究需打破学科壁垒。目前刘加良有一个比较大的学术转向:研究法律制度的历史,从制度史角度来分析,有阐释也有评论,事实上是一种史论视角。在他新近发表的论文《司法确认程序何以生成的制度史分析》中,就运用了政治学、历史学的方法,从制度史的视角切入,探索地方经验如何成为全国立法,不单是叙述,更使用一种史论的方法,重解释而不是重建构,逐渐调整研究方法与立场。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论文中所占的比重由2:3:5调整至3:5:2。这是因为,如果将法律运行时所遇到问题的成因分析透彻后,基本不需要作对策分析,因为成因反过来就是对策,因此刘加良建议要重解释,并认为可能整个社会科学都要作这种调整。现在,山东大学的公共选修课首先打破了学科界限,法学院也一直在为之努力,创建双学位班,每班30人,为学生的知识积累、未来发展选择提供方法上的参考与知识层面的支撑。他认为,目前任何一个学科想要封闭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有种开放性的姿态,相互打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