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们这套做法很有独到之处。我关注了贵所的微信公众号,发现你们的公众号上面有很多优秀文章,在事务所内外搞了不少讲座和培训,感觉学习氛围很浓厚,很有些“学院派”的风格,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谢鹏:除了前面讲到的大学背景因素外,说起业务培训学习我还真有些自豪,这也是本所对年轻律师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前面谈到,我们管委会下面设有一个“品牌宣传与教育培训委员会”,由一位管委会副主任负责主抓,他本人也是西政名师,是重庆市大学生网评的“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之一。他课讲得好,律师业务也做得好,他分管的信息部和教育培训两项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 具体说来,信息部会定期向各位合伙人和年轻律师约稿,培训部则会列表安排每位合伙人每年的讲座。有时也会邀请所外嘉宾到所主讲,讲座不仅面向本所律师,也面向全市律师免费开放部分名额,有的讲座由于所外同行报名太多而不得不改到律协的大场地开讲。我们同时也应客户的要求邀请企业法务人员参与培训,有时也到企业开设讲座。同时也鼓励年轻律师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当然,我们事务所也会支付一定的“润笔”和酬劳。完成得好,除酬劳外,年终还有可能评奖评优,完成的不好就“自愿”赞助一定经费,由事务所聘专家或其他律师替他讲。你想想,近40人的合伙人团队,如果每人每年一次,每月得有几次? 为保证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的文章质量上乘,有“干货”,我们会以“阅读量”和“转载量”按“质”论“价”。本所年轻律师有学习各种知识的途径,每位合伙人为树立自己的形象也为“荣誉”而战,就不得不把真本事和“家底儿”掏出来。 说到“学院派”风格,还真是有点儿,除了我前面介绍到的与“学院”相关的因素外,本所2003年就被西南政法大学授予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每年均会派学生来本所实习;从2007年起,韩国东亚大学大法学院与本所签订协议,设为“留学生实训基地”,每年均派3-5名研究中国法律的学生前来实习观摩;从2014年开始,法国的几所公立大学也分别派学习和研究中国法律的学生过来实习几个月;我们还和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在西政开设了“坤源衡泰中国民法成长论坛”,吸引了全国十多所高校的法学教授参与。 律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个“干到老,学到老”的职业,我们这样做,不仅让律师们在专业方面不停地学习,而且还为自己储备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梯队。 记者:我到过你们所,也听重庆其他同仁聊起过,贵所的氛围团结、亲和、自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是否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律所文化”? 谢鹏:企业应该有“企业文化”,律所也应该有律所独特的文化。虽然我们律所成立15年了,也曾获评过“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但整合成目前的规模才短短的两三年,我不敢妄言已形成了什么“文化”,但我们正从各个方面在努力一点一滴地构建,希望能有自己独特的氛围。 到目前为止,律所整合了六、七支律师团队,大家走到一起,志同道合。我们提倡的是“无核心个人有核心团队”,怎样才能把人心拢到一起的确是个大问题,弄得不好要么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要么昙花一现作鸟兽散。 所以这几年我和管理团队努力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探索实践:一是制定规则力求公平;二是制造和利用各种机会让大家认识、了解、融合、互助;三是管理团队和合伙人带头奉献;四是不拉帮结派任人唯贤;五是树立正能量。 具体来说,我们律师事务所设立了党委、工会、女律师委员会、青年律师委员会,还组建了男子足球队、男子篮球队、羽毛球队,女子篮球队也正在筹建中。党委把握方向,工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和分发福利,女律师委员会组织全所六、七十位女性员工的活动,青委会讨论青年律师的发展和成长,有一技之长的律师可以加入各种兴趣团队参加活动,这样就不断有交流、交往的机会,大家熟悉和了解后,合作机会增加,关系自然融洽。对于这些群团组织,律师事务所都会提供足够的活动经费,这就是我们全体合伙人的可贵之处,大家都有奉献精神,都注重长远利益,把律师职业当作事业来做。 我们还特别注重与律师家属的沟通,每年的新春团拜会我们都会邀请每位员工的家属一起联欢、聚餐,每个月给当月生日的同仁集体过生日,“三八妇女节”给女同胞有特殊的关爱和礼物,“六一儿童节”给全所的“坤二代”有大礼包并邀请家属带孩子参观办公环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亲人跟谁一起工作,在怎样的团队和环境中工作,这样就会慢慢地让大家把律所当作自己的家,大家才会真正成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们在事务所内部每年都会评许多奖,只要你在某一个方面对事务所的发展建设有“功”我们就奖,功越多奖得越多。有的律师或许上台三、五次领奖,只要你给我一个理由,能让我为你写“颁奖词”就奖,决不搞平衡。我们向律协、仲裁委、人大、政协等推荐人才和评优评先时,都从事务所历年来获奖者中推荐,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股正能量,大家也都服气。 总之,按照我们老主任刁太国的话说:大家都把利润看薄一点,人情味浓一点,这世界就会充满了爱! 记者:律所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了,您能简洁地归纳一下在这方面的心得吗? 谢鹏:律所管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说难,是因为大家都是高智商、高学历的专业人士,又精通法律;说简单只需六个字:公心、爱心、用心,掌握了这六个字,再多的人也能管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