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亮律师是一位有着英雄主义情结的人。专访中,他时不时地会给记者讲述影视作品中的某个桥断,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再从这些人物的身上的特质拉回到现实。各种人物形象在记者眼前交替出现。当记者询问周旭亮律师崇拜哪个人物时,他给出的答案是毛泽东。他告诉记者,“出生在湖南,从小听着毛泽东的故事长大。上大学后,我研读毛泽东传记不下10种,5卷《毛泽东选集》读过3遍以上。” 这位充满文学色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导人,是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还是诗人、书法家。他身上的每一种品质都深深地吸引着周旭亮。周旭亮律师说,我现在的小成就,离不开伟人对我的“指导”。 说到领袖式人物,周旭亮律师还特别提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内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朱元璋一生坚毅果敢,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周旭亮律师常用朱元璋的故事指导自己的人生。 理想之路 在现实中坚定前行 徜徉在伟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周旭亮,注定是一个志向高远的人。面对残酷的现实,他用蜗牛爬树的坚定、郭靖的勤奋、伟人的思想武装自己。在追赶哥哥的路上,不经意间,他一次次地超越了自我。 通过司法考试后,周旭亮的律师职业生涯正式开启,他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做一名国际一流的律师。三年执业期满,周旭亮创办了冠领律师事务所,他立志要将冠领律师事务所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这种志向,对于一名年轻的律师着实显得高远,但在周旭亮眼里,这并不虚妄,这就是现实。 周旭亮严以律己,惜时如金。尽量不参加饭局,原因只有一个,他要珍惜每一寸光阴。请客吃饭是律师对外交往最常见的模式。滴酒不沾的周旭亮律师微笑着告诉记者,少吃一餐客饭,最少能节省1个小时的时间,1年下来,节省很多时间研究法律业务。律师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不喜对外应酬,对律师和律所的发展有利有弊,但周旭亮认为利大于弊。 从实习律师到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周旭亮用一个个漂亮的案件赢得当事人的赞许和同行认可。从2009年独立执业至今,短短7年时间,周旭亮给自己争得了一个华丽的个人名片——“中国企业拆迁第一律师”。征地拆迁法律维权,被律师界视为是一个集勇气与智慧并重的法律服务领域。创业初期,周旭亮为实现高远的志向,有计划地从征地拆迁法律案件入手,成功办理被称为“中国拆迁第一案——清华博士王进文因潍坊老家拆迁诉山东省政府案”。此后,他在这一领域办理房屋拆迁维权案件超过500起,有些案件还被收录进《最高人民法院经典案例选编》。 一亮相就博得满堂喝彩,这背后是周旭亮在失败中积累的经验,发轫于一个个巅峰式人物的精神指导。当下,周旭亮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已发展成一个拥有20多位中坚力量的优秀律师团队。业务范围也从征地拆迁扩展到企业商务法律服务。 周旭亮所带领的团队有三高,“高眼界、高效率、高质量”。他们所每年平均开庭100个。最高纪录,曾经一周开10个庭。为了保证“三高”的质量,他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办案流程——做工作记录,作案件分析,作案件总结,作案件规划。利用动态的记录,找寻案件的规律性,实现有战略有战术地面对每一起案件。 如今,周旭亮要实现让自己迈进行业专家的目标,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也已扩展到涉外案件。这些,都让那高远的理想向现实又迈进了一步。一步步的追赶变成了一步步的超越,如今,周旭亮的前进动力由追赶哥哥变成了做一名国际一流的律师。他每周坚持打篮球,保持健康的体魄;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当事人满意的律师;树立良好的律师形象,为自己的行业加分。 周旭亮擅长战略布局,更擅长制定战术。他总结了一套律师执业技巧,使律师办案趋于标准化。他推崇在博弈中实现共赢的执业理念。他发现了病毒式的学习方法。而这一切,都是他为实现自己高远志向所迈出的坚定的每一步。无论是他代理的清华博士潍坊老家强拆案,还是上海松江11万平方米企业房屋搬迁案,抑或是云南昆明某公司胜诉云南省政府案……都是他前行的脚印,每一个脚印都坚定踏实,方向一致! 周旭亮说,人是需要有理想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律师,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还能为法制公平正义奉献自己的力量,实乃乐事! 《法制文萃报》记者 魏巍 记者手记: “运动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这是周旭亮的人生体验。从好奇周旭亮的志向,到相信他会现实理想,过程并不复杂。当别人质疑你用一双脚无法到达遥远的远方时,周旭亮已经在奋斗的路上将双脚换成了自行车、汽车,终有一天,他会将去远方的工具换成飞机,纵使山高路远,纵使险阻万千,那一双理想的翅膀在加满现实的努力后,将准点飞抵目的地。 周旭亮律师,高远的志向离你并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