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由中华诵读联合会主办的2016新年诵读会暨首届“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在山东聊城举行。著名话剧演员蒋孝良等10位艺术家荣获“首届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称号;广东电视台主持人丛柏涛等10位艺术家荣获“首届中国十佳青年诵读艺术家”称号。 首届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和“十佳青年诵读艺术家”的评选,让诵读爱好者获得了价值认同,让平时关注得较少的诵读艺术受到广泛关注。这两类“诵读艺术家”的获授,可谓是实至名归。好的诵读家也是表演艺术家,正如报道中所说,“他们,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如狂风暴雨,时而如涓涓细流……”名章名篇“穿心而过,诵读而出”,让听者“为之动容,为之抽泣,为之开心,为之满心鼓舞,沉浸在诵读艺术的魅力之中”。 我国是诵读艺术源远流长的国度。自先秦开始,中华民族就以长短高低各不同的吟诵方式,创作、熟记、理解、传授古诗文,传播优秀文化成果,感受母语文化的魅力。据说直到一百多年前,中国读书人还热衷于以吟诵为创作和欣赏方法。只不过后来,以吟咏和诵读相结合的吟诵,变成了以诵读为主。诵读之美在于,通过咬文嚼字、吐字归音的精彩演绎,达到声声传情,使所读诗文有了更多一层的美感,有了更多一层的直抵心灵的感动。 然而现在,喜欢诵读艺术的读书人少了,几乎成了极少数人的小圈子艺术。一旦有文艺节目出现优雅动听的诵读表演,尽管台上的诵读艺术家表演专注、感情饱满、表达完美,不少年轻观众仍认为这种表演“明显老土”或“早已过气”。在这种流行观点长期误导下,国人的诵读能力整体下降,不少主持人、语文教师、演讲者等缺少诵读艺术素养,主持节目、示范课文阅读或演讲时,虽并非“呕哑嘲哳难为听”,却往往是毫无情感和美感。 如今的学校教学,也往往视诵读艺术为“无用”的艺术、“无用”的美,因为诵读不是中高考必考项目,也不需要像英语那样考四六级。再加上,应试教育早就将“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排挤得无影无踪,连音体美都要打折扣,有多少教师又会传授学生诵读技巧呢?留给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只有叽里呱啦的背诵和悄无声息的默读了,全没有什么美感可言,对汉语语言节奏、韵律、意境的整体驾驭和表达,似有一代不如一代之虞。 古老的吟诵需要抢救。有人粗略估计,全国会吟诵的有几千人,大多已八九十岁,且散布在各地,很难找到,如果再不抢救和传承,那些声音就会永久消失。 故而,我们有必要重拾诵读之美,让诵读成全民阅读的有力实践者和推动者,免得诵读成为消失的艺术。对上述两类“诵读艺术家”,我们有必要广而告之,并趁热打铁地整理出一些他们的诵读音像,予以公开发行,让后来者认识到诵读之美,重拾诵读兴趣,传承诵读艺术。在诵读中享受语言的魅力,感受经典不朽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