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说三遍;重要的阶段,我们却只有一遍。借此机会,我想和同学们聊一聊如何把握大学的时光,真正交几位终身受益的“朋友”。 □ 黄进 一别一念,夏去秋来。九月的军都山下,中国政法大学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此时此刻,丰收的喜悦,画面太美。首先,我代表学校,对两千一百三十三名本科新同学加入法大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大家怀着兴奋不已的心情,带着精挑细选的行李,跨越祖国的大好河山,穿越首都的茫茫人海,来到幽静的昌平校区,走进了学府法大之门,可能有的同学也是醉了。 既然选择了法大,便一起风雨兼程。法大自1952年建校以来,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已经走过63年的辉煌历程。这里大楼虽少,但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重镇”。这里传承着“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精神,肩负着“经国纬政,法治天下”“经世济民,福泽万邦”的神圣职责;这里构建了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了启迪智慧的求学环境。这里将留下你们的青春足迹,见证你们的成长成才。 大学是人生的美好年华和关键时期。四年很长,一千四百天;四年很短,弹指一挥间。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说三遍;重要的阶段,我们却只有一遍。借此机会,我想和同学们聊一聊如何把握大学的时光,真正交几位终身受益的“朋友”。 书 籍 你们要交的第一位朋友沉默寡言、内有乾坤,名叫书籍。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培根的《论读书》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当今,是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时代,是云计算时代,知识的增长、淘汰、更新都很快。全世界两天积累的信息总和,就相当于人类历史留下的全部记忆。知乎、微博、微信,目不暇接;公众号、朋友圈,眼花缭乱。面对海量的信息,现代人不再有“无书可读”的苦恼,却多了“有书无心”的无奈,甚至发出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感慨。 在任何时代,读书都是积累知识、增长智慧、开阔眼界、提高涵养的基本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趣和习惯。冯友兰先生把“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奉为经验。在大学,我们说的读书,除了应付上课考试的教材,更多的是指古今中外优秀的名著;除了本专业的书目,更多的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经典;除了零碎时间浅尝辄止的“快阅读”,更多的是指专属时间细细品味的“慢阅读”。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读书不能急功近利、朝秦暮楚,而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只有坚持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才能领悟读书好的真谛。 老 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