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网站合作

旗下栏目: 网站合作 聚焦特稿 原创独家

文化遗产应走出深闺“活起来” 河南各地上演“文化盛宴”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12
摘要: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当日,该省共有30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全省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了
核心提示: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当日,该省共有30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全省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文化遗产应走出深闺“活起来” 河南各地上演“文化盛宴”

6月8日,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许昌市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在许昌学院举行。民间艺人现场展示泥塑、皮影、钧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让大学生近距离了解“非遗”项目。(牛原 摄)

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当日,该省共有30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全省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振兴民间传统工艺

刻刀翻飞、纸屑纷落,一会儿的工夫,伴随着刻刀的起起落落,一张张宣纸变成了梅花怒放、喜鹊欲飞的剪纸图案……当天上午,由省文化厅主办,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作品展在郑州轻工业学院举行。展览现场不仅有精美的剪纸,更有很多剪纸艺人现场献艺。此次展览作品精品荟萃,是来自全省各地56位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作品。

来自三门峡的朱秀云是被省文化厅命名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这次带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题材的作品,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巧节等等,每一幅作品都生动活泼,呈现了节日生活情景和气氛。

此外,文化遗产日期间,还将举办剪纸培训班、名师出高徒——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授徒大赛暨优秀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增强大家对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意识。

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孙鹏说,传统工艺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我省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展示近年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廓清典藏文化财富

6月11日,省文物局还在河南博物院广场展出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

2013年3月,我省正式启动和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各地市在完成国有单位文物调查、信息采集、数据审核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零散石刻集中保管和新增文物鉴定定级工作,为我省建立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为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表示,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古生物、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等等。通过普查,截至目前,全省登录文物(含自然类文物)190万余件/套。

当天,河南博物院举行了“华夏古乐赏析公益专场”、“第四届中原文物网上有奖竞答”颁奖、“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等活动。(记者 温小娟)

相关新闻

河南曲剧优秀剧目展演

本报讯6月8日,记者从“2016文化遗产日河南曲剧九十年优秀剧目展演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河南曲剧迎来90周年庆之际,全省上下各曲剧院团上演了一场优秀剧目集体秀。

目前,曲剧展演活动已经拉开帷幕,5月份,在曲剧发源地汝州已完成“曲剧回娘家——庆祝河南曲剧登台九十年优秀剧目展演”的39场演出。接下来,从6月11日至22日,还有20余场惠民演出将在省会郑州各个场地依次举行。

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从1926年正式登上舞台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2006年,被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记者 温小娟)

评论:文化遗产应走出深闺“活起来”

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遗产根植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民众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特征,决定了它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公众的需求中被更好传承。

在恒温恒湿的库房里,文化遗产确实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却没有“活起来”。应充分利用大型文化活动、国内外文化交流、传统节日等平台,通过专题展示、实物展览、活态展演等方式,让文化遗产变成与人亲近、有温度、有生命的“教科书”。当人人都懂得文化遗产的珍贵,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自觉性与积极性就会提升。

我国目前已有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9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加上文化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研究者、民间艺人等,这是一个庞大的传承群体。应当鼓励他们多为群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的讲解和民族工艺品制作技能的培训。只有这样,文化遗产才能长久地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

而许多文化遗产之所以濒危,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们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应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挖掘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为当今社会接受的资源要素,走文化遗产与旅游和科技等深度融合的路子,使之转化为可以为公众接受的文化产品,老树开出新花。还可依托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促进文化遗产在校园落地生根,让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文化遗产的传承拥抱青春的气息、拥有青春的活力。(综合新华社、河南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