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针对近来多地反映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供应紧张、甚至断货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10日回应称,正在与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企业恢复生产供应,预计5月底前后可向市场供货。
据新华社电,针对近来多地反映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供应紧张、甚至断货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10日回应称,正在与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企业恢复生产供应,预计5月底前后可向市场供货。 这个消息让很多医药界人士松了一口气,近段时间鱼精蛋白缺货的状况终于有了改观的迹象。不过,已经多次出现断货的这款廉价药,能否走出令人忧心的断货怪圈,人们仍然不得而知。 医生做梦都梦见鱼精蛋白到货了 在成都,鱼精蛋白的短缺已经影响了许多医院的手术安排。成都一家市级公立医院的一位心外科专家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过去一个月,他们医院的供货就不是很通畅了,从4月底开始影响到了正常的手术安排。 “一般情况下我每周做8台手术,但是5月第一周我只做了4台手术,减少了一半的手术量。”这位心外科专家说,“我们医院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有100~200支鱼精蛋白的储备,但现在只剩十多支了,都不够应对紧急抢救了。” “我晚上做梦都梦见鱼精蛋白到货了。”他说。 而在规模更大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费小凡明显感觉到,医院鱼精蛋白的消耗量变大了。他分析,是因为其他医院缺货后,病人转到华西医院来做手术了。 由于提前储备了一些药品,华西医院目前还没有出现断货的情况,但也不乐观。“如果厂家还不恢复生产,我们的存货不够坚持一个月。”目前,华西医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鱼精蛋白的使用做了限制,费小凡连说了3个“必须”:“必须用在必须进行心脏手术的病人上,用量上面必须严格控制。” 另据媒体报道,广州、海口、昆明、南京等地的一些大医院也出现了鱼精蛋白短缺或库存仅供维持暂时使用的情况。 鱼精蛋白为何时隔5年再断货?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鱼精蛋白的第一次缺货了。 2011年9月,由于原生产企业鱼精蛋白注射液停产,产品出现短缺,很多心脏手术无法正常开展。 在那次缺货事件中,北京市经信委会同市食药监局组织悦康集团利用原有生产批件进行生产,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市场供应。 作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救命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停产鱼精蛋白?目前说法不一,陷入了“罗生门”,各方谈及较多的影响因素有3个:原料、标准和成本。 鱼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质,主要在鱼类(如鲑鱼、鳟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华西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费小凡说,取鱼类精子有季节性的因素,这一点限制了原料供应量。 还有分析认为,海洋污染、鱼类资源的减少,也影响了鱼精蛋白原料供应。 而在近期这轮短缺事件中,谈得较多的影响因素是“标准”。 3月10日,悦康集团董事长于伟仕谈到停产事件时说:2015年因检验标准差异,发生了效价检项疑似不合格事件,目前该品种已全面停产。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所所长常峰在向生产企业了解情况时,得到的反馈与于伟仕的说法相似。常峰说,企业告诉他,因为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修改了鱼精蛋白的部分标准,比如旋光度检查项,导致原先合格的鱼精蛋白变成了不合格产品。 不过,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致电国家药典委员会化药标准处时,一位负责人对标准修订导致药品不合格的说法持不同意见。 这位负责人在比对了2005版、2010版和2015版的中国药典后说,旋光度检查项的标准在2010版的中国药典就有了,并不是2015版才出现的。至于悦康集团提到的效价检项疑似不合格,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药典从2005版、2010版到2015版“从来就没有变过” 为何断货? 是原料紧缺吗? 2011年时,山东《齐鲁晚报》的记者曾做过调查,发现虽然原料供应量“不是很大,但还没有紧缺过”,原料紧缺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近日,钱江晚报记者记者致电拥有硫酸鱼精蛋白原料药批准文号的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原料采购部的负责人也明确告诉记者,“原料供应不存在缺货的问题”。 一些临床医生和药剂科医生也有同样的看法。浙医二院药剂科的周权认为,原料和技术都不是问题,造成缺货的真正原因是利润低,企业缺乏积极性。 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精蛋白,历史上曾有9.1元的供货价;2014年,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在浙江的供货价格是13元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定价水平已经维持几十年了。 倪一鸣告诉记者,大部分心脏病患者,并非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可以通过保守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但不可否认,对一些病人来说,延迟手术也会影响到病情发展。 因为不知道何时能恢复供应,几家医院的药剂科负责人无奈,医院也会首先保证急救用药,如果再进不到货,就得考虑调整手术安排了。 医生建议,能否建立廉价药紧缺预警机制? 今年3月底,浙大一院药剂科对临床供应紧缺的药物进行了摸底,最后成文的紧缺药物清单中包含有93种药物,其中36种是价钱相对低廉的药物,其中包括鱼精蛋白在内的10种廉价药,被临床医生视为“紧缺又相对必不可少”。 药剂科的药师黄鑫负责主要的调研工作,他表示,这份清单中并没有包含很多已经“消失”的廉价药,“有些经典老药,两三年不用了,再去找也未必找得到。” 黄鑫表示,这次调研是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发起的,早些年也有类似的调研,对紧缺药品,有关部门也会积极帮助解决,或者列入“供应紧张药品”,适当放开价格,寻找供应商,或者联系生产厂家。 但在他看来,药品短缺的原因很多,有定价的问题,也有监管的问题。他有个想法:能不能建立一个预警机制? “原料紧缺,或者标准升级等原因,造成企业临时停产或者减产的,可以事先有所准备,比如联系其他企业扩大生产。”黄鑫说。 而周权则认为,廉价药短缺的问题在政策。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像这些重要的药品,应该有基本的保障,能不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些优惠,或者扶持几家企业?”周权说。 这也是很多医药界人士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