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不久后,在洛阳东汉灵台附近会出现一座新的地震台——张衡地震台。据“一县一台”要求,河南省未来将新建176个地震台。目前,该省已有60个地震台获得勘选批复、51个获得初步设计批复,37个台站完成土建工作、28个进入试运行阶段。
(资料图) 5月6日,记者从河南省地震局了解到,在洛阳东汉灵台附近正在兴建一座新的地震台——张衡地震台。 据介绍,张衡地震台位于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朱圪垱村,总建筑面积370.8平方米,主楼建筑高8.55米。张衡地震台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阶段,预计6月份可以投用。张衡地震台向北200米就是洛阳东汉灵台遗址。 东汉灵台始建于公元56年,是东汉最大的国家天文台,张衡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就安放在灵台上,灵台连续使用达250余年。 据分析,在灵台附近建设地震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影响力和教育意义在全球独一无二,这个潜在优势为洛阳市旅游发展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 根据“一县一台”要求,我省未来将新建176个地震台。我省目前已经建成的地震监测网络,涵盖有24个数字测震台、28个前兆台、14口深水井水位观测站、1个流动重力观测场地和2个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一县一台”建设稳步推进,我省已经有60个地震台获得勘选批复、51个获得初步设计批复,37个台站完成土建工作、28个进入试运行阶段。 小知识
灵台是东汉时期研究天文、气象的专用建筑,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国家天文台,使用时间长达250年之久。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大郊寨村北(即东汉首都洛阳城南郊),于1974年发掘。 灵台是东汉的国家天文观测台,也是当时最大的天文台,是太史令的下属机构。它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一直沿用到西晋,毁于西晋末年的战乱。关于灵台的高度,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灵台高三丈,十二门”;另一种说“汉光武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东汉三丈约合今7.08米,六丈 则为14.16米,如今灵台残高尚且有8米多,“三丈”说显然有误。《洛阳伽蓝记》说:“东有灵台一所,基址虽颓,犹高五丈余。即是汉光武所立者。”北魏 五丈约合今14米,也与“六丈”之说大体吻合。 灵台发掘之时,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台基西面上层平台另有蹊跷:在五间建筑的后面,又加辟五间进深两米的内室,分隔为南北两室,南三间北两间。内室有土墙与前室间隔,形成密闭型格局,令人联想起《晋书·天文志》“做浑天仪于密室中”的所谓“密室”。上层平台之上,即是台基顶部,已塌陷成椭圆形,原来顶部状况已难以考证。不过按照史书记载,顶部倒是可知大概:“灵台制度奈何?师说之,积 土崇增,其高九仞,上平无屋。高九仞者,极阳之数;上平无屋,望气显著。”灵台的主要功能是观天象的,因此顶部没必要建房,顶多四周有矮墙或栏杆,上面应 该放置诸多天文观测仪器,而下面平台上的建筑,则应该是观测人员记录数据、进行研究工作的“办公室”。[2] 灵台遗址,面积达44000平方米。其中心为一方形夯土高台,其基址南北长约41米,东西宽约31米,高约8米。夯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筑有回廊,其北面正中有坡道上通二层平台。上层平台四方,原各有五间建筑,每间面阔5.5米。遗留下来的西面建筑的墙壁涂以白粉,东面涂以青粉;南面建筑的铺地砖上有朱红色粉的痕迹。这种依方位的施粉方法,与崇拜四灵(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习俗有关。其顶部原来置放仪器,是观测天象的露天观测台。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二次任职太史令,亲自参与主持领导过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他发明的地动仪就放在了灵台上。 东汉灵台遗址图灵台遗址是我国东汉魏晋时期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襄汾的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发现距今约4100多年的观象台遗。在半圆形夯土台基上,呈圆弧状排列的夯土柱构成十多道狭窄的观测缝,人们站在观测点,在冬至和夏至日,可从狭缝中看到冬至太阳从崇山(塔儿山)升起,其他观测缝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时节。它的功能包括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以制订历法,即所谓“观象授时”。这一考古发现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称陶寺观象台的建造是中国天文学史的真正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