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司法制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ATM转账24小时后到账,治标还须治本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魏英杰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25
摘要:ATM转账24小时后到账,治标还须治本
  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针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出实招、用重拳。根据通告,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ATM)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

  这份通告是依据相关法规,针对防范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难点与薄弱环节,从立案、起诉、审判等程序以及电信、银行等业务流程进行“精确制导”。这其中有的措施原先已在执行,这次提出了更高目标任务,如电话实名制。ATM转账24小时后到账,则是针对相关犯罪活动而出台的新措施,因此引发高度关注。

  电信、银行是防范电信诈骗的两大重要关口。诈骗分子首先是要利用电信网络寻找“目标”,而不管采取什么办法,最后都是诱导当事人通过ATM等渠道转账。所以,如果能在转账之前阻断违法行为,就可成功粉碎骗局,保护公民财产安全。违法人员选择ATM作为犯罪工具,既是因为ATM分布广、操作方便,又是因为ATM转账可即时到账,让人难以追回。就此而言,将ATM转账的到账时间延后,等于为人们追回资金争取到了黄金24小时。

  但这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正常使用ATM转账功能。换句话说,这对受骗人来讲是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对正常使用ATM的人来讲,这等于是延误了24小时。那么该如何平衡资金安全与转账效率之间的矛盾?如果此举能够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活动,我认为牺牲一点资金转账的效率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延后到账付出的是些许时间成本,却可保障许多人的财产安全。特别是对电信诈骗案件高发人群——老人与大学生群体来讲,这是一道简单有效的安全阀门。

  不过,转账延后24小时到账,也只是治标之策,并不是遏制电信诈骗的根本之道。在各种电信诈骗手段推陈出新的背景下,哪怕失去ATM这一便利的诈骗工具,违法人员可能还有办法找到新的诈骗途径。毕竟,资金转账不止ATM这个工具,如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在线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倘若违法人员转战其他领域,ATM转账延后到账这一招,马上也就失灵了。事实上,微信诈骗正在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大陆”,诈骗现象与案发数量日益增多。

  所以,在采取各种措施严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以及针对新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升级防范与打击措施。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患在个人信息保护缺位,患在电信运营商、银行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患在以往重视不够、平时执法不严,这些问题在通告中都有所体现与纠正,必须落实到位。为保护公民财产,可以牺牲一点社会效率,但如果根本问题不解决,公众的付出很可能失去意义。

责任编辑: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