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司法制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反家暴不仅需要庇护站点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连海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13
摘要:反家暴不仅需要庇护站点
  据全国妇联权益部负责人介绍,全国现有家暴庇护场所2000余家,去年共为受害人提供庇护服务149人次。家暴庇护中心出现“站点多、庇护少”的情况。

  家暴庇护中心“门可罗雀”,是不是因为我国家暴发生率偏低?当然不是,去年有媒体援引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家暴受害者为何不愿意到庇护中心,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与现实成因。

  家丑不可外扬是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之一,除非家暴到了闹出人命的地步,一般受害者并不愿意向外倾诉。“打掉牙齿往肚里吞”是家暴不被发现、受害者不愿意求助的重要心理因素。就算受害者选择求助,处于“差序格局”中的国人,多半也会选择投靠亲友,向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求助,非到无路可走,不会将目光投向陌生人。就算向社会求助,也可能优先考虑社区或妇联,而不是庇护中心。

  纵观家暴庇护中心的现状,大多数中心无非就是给家暴受害者提供短期的、基本的生活服务罢了,临时救急对受害者的帮助并不大。受害者住下来之后,除了生活服务,还需要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深层次的服务。在这方面,囿于人力、财力不足,家暴庇护中心往往爱莫能助。当家暴庇护中心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后续要在质量上多想办法,让其成为家暴受害者的身心庇护所,而不仅仅是提供吃住的“临时旅馆”。

  一方面,政府加大软件投入,通过直接介入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完善家暴庇护中的软件设施,以期能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更多元、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引入社会力量,吸纳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以及家庭暴力鉴定中心、反家暴法律诊所等专业机构,共同组成志愿组织,为消除家庭暴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从生活服务到心理服务、法律服务,反家暴救济机构需要不断升级。

责任编辑: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