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一个人毕业于哪所学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褪去种种外在“标签”,都是普通公民,都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命权如何有效保障的问题 近日,一则题为《关于人民大学雷洋同学意外身亡的情况说明》的帖子在网络空间热转。文章称,5月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雷洋从北京昌平家中出发前往机场接亲属而后失联;次日凌晨,家属接派出所消息,雷某涉嫌嫖娼,在被警车带往派出所途中因心脏病突发死亡。 靠个人奋斗考入名校、留京就业,年仅29岁、初为人父,却与“嫖娼”“警察”“死亡”等字眼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故事,很难不引发网友的关注。面对逐步升温的网络舆情,“平安昌平”9日晚发布了消息。根据昌平警方通报,民警接群众举报将涉嫖男子雷某带回审查,由于当事人“抗拒执法并企图逃跑”,遂“采取了强制约束措施”,在此过程中,雷某“突然身体不适”,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应该说,警方公布信息及时且必要,有助于还原事实、回应关切,是司法公开的实际举措,体现出一种进步。但寥寥数言,尚无法确证当事人的违法事实,也缺乏事发具体时间、地点、经过等关键要素。更重要的是,围绕此事,在家属的说法与警方的声明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出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这种背景下,人们在为生命消逝而惋惜的同时,多种猜测、质疑的声音也一并在网上传播开来。有网友如此留言:“疑点重重、扑朔迷离,真相究竟是什么?” 无论如何,一个生命的意外陨落,都足以令人痛惜,更何况还是一位年轻的父亲。这也提醒人们,与其八卦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成长历程、家庭关系,莫如聚焦人命本身,切实尊重死者。当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执法过程是不是存在瑕疵,责任如何厘清……围绕这起不幸事件的诸多细节,还有待相关机构进一步调查核实,以提供更多的证据、认真回复死者家属的疑问,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予以公开。 其实,无论一个人毕业于哪所学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褪去外在的种种“标签”,每个人都是普通公民,都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命权如何有效保障的问题。“人命关天”,对司法机关而言,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当事人遭遇了非正常死亡,那么对死因的说明尤应审慎、全面。只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作出经得起核查的结论,才是对死者及其亲属最负责任的交代,也才能从根本上疏导公共空间的不信任情绪。据媒体报道,检察机关已介入并开展侦查监督工作,死者家属也聘请了律师介入此事,期待事件最终得到公正解决。 不弃微末、从点滴做起,法治灯塔才能照亮社会的每一处角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当一个普通人的意外之死激起网络热议,这种关切与讨论,既是对有关部门应对舆情能力的考验,更是开展互动、树立司法公信的一次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