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司法制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自我管理是合格法官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二版 作者:赵新华 薛忠勋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8-27
摘要:自我管理是合格法官的“核心竞争力”
  法官自我管理要把握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质量与效率的关系,自我与团队的关系;具备严谨规范的办案能力,事务管理上统筹协调的能力,抗压与心理调适的能力,学习创新的能力。

  从司法审判的基本规律来看,裁判作出、程序推进、事务协调、压力承担、责任落实的主体都是法官。同时,随着“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为导向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推行,法官个人的素质能力对司法产品质量、效率、效果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显现。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自我管理能力强的法官,不仅办案数量多,而且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也较高,案件审理的周期较短,质量指标也相对较好。基于此,笔者认为,法官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法官的核心竞争力,是做合格法官的重要能力基础。

  一、法官自我管理要把握好三对关系

  一是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作为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是工作的主业,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一味地埋头办案,久而久之会产生职业的倦怠甚至是职业麻木,也可能会由此诱发道德危机、能力危机。因此,法官需要通过总结审判经验、开展司法调研,等等这些“副业”来调节自己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内容。事实上,我们身边很多优秀法官也都是两者兼顾,而且都很有成就。对于一个怀揣精英梦想的法官而言,他应该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创造司法精品的工程师,既要管好“主业”,同时也要经营好“副业”。

  二是质量与效率的关系。在日益繁重的办案任务下,法官观念中的“效率导向”比较明显。实践中,我们发现案件没有吃透的“夹生”判决多了;有调解可能而没有调解的“硬”判决多了,结果是矛盾纠纷并没有真正解决,判决之后也无暇顾及当事人是否服判息诉,直接导致了大量的案件进入二审和执行程序。再加上,随着院、庭长的职能转变,原来文书质量控制的屏障不复存在。这也是不少人担心过渡期内会不会出现案件质量下滑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对于将来的主审法官来说,既要保证办案提速,又要注意把住案件质量安全关,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三是自我与团队的关系。将来法官的办案形态是以主审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可以肯定地说,通过层层考核遴选出来的主审法官本身素质能力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在审判团队中,法官的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离不开配合默契、关系顺畅的助手和团队。在法官员额制和审判团队构建的改革试点中,不少法院反映“主审好选、助理难配”的问题,都在试图通过各种组合调配人员来打造一个个的“黄金搭档”。这其实也折射出将来团队关系影响团队效率的现实。现在,关于审判团队中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以及书记员的职责已经厘清,也形成了相应的责任制度,关键就是主审法官要统筹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1+1>2”效应。

  二、法官自我管理需要具备的四种能力

  一是严谨规范的办案能力。从办案能力的内涵分析,包括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前者是对事实的独立判断、对法律的准确适用以及调解的技巧,这一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里,笔者特别强调的是法官保证程序规范和程序正确的能力。我们在案件评查时经常发现隐形超审限、遗漏当事人、送达不规范乃至卷宗记载内容缺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暴露出“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存在。当然,还有部分法官片面地认为辅助性事务是由法官助理以及书记员完成的,只满足于做好自己的“分内事”。需要注意的是,在将来法院内部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下,法官在审判团队中是主导者,更是实施者,尽管存在着分工协作,但是主审法官不能当“甩手掌柜”,仍然要当好程序正义的“守门员”。

  二是事务管理上的统筹协调的能力。第一,案件难易先后方面的统筹。统筹的目的是努力做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让法官研究疑难案件时有足够的时间保证。第二,事务安排上的统筹。在案件数量较多、办案节奏加快的情况下,很多事情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而需要法官在时间上、人力上进行集约化的分配和安排。例如,对于需要直接送达的可以采取集中送达;一个案件需要外出的,可以将手头上其他案件中需要调查、保全、送达的事项一起“顺带”办理,等等。第三,个人时间上的统筹。法官尽量要有一个年度、季度、月度的办案计划,合理安排好休假与工作的关系,让结案的数量处于比较均衡的状态,不至于出现忙闲不均、前松后紧的情况。

  三是抗压与心理调适的能力。法官职业被称为是高压力、高风险、高强度的“三高”职业,这种说法在当下其实并不夸张,甚至有些地区法院的法官“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常态。面对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法官承受的压力要超乎于普通人,同时出现生理、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所以,法官要懂得并进行必要的自我心理情绪的调适,要经常提醒自己强化理想信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管控好负面情绪,在特殊的情况下还要寻求同事和组织的帮助。法官特别是办案时间不长的年轻法官,要正确看待案件发回改判、信访投诉和舆情压力,要充满自信而不要妄自菲薄。

  四是学习创新的能力。其实,管是手段,理是目标。当下,法官不仅面对的案件数量激增,同时新的难点热点问题也不断出现,在案件审理和管理方面,如果遇到问题困难畏首畏尾或者是绕着问题走,不去努力研究探索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话,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进而制约自己的发展。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才能忙而不乱、游刃有余,创造出优秀的业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赵新华 薛忠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