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行政判例案例

旗下栏目: 行政案件判决书

(2009)青行终字第171号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5
摘要: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9)青行终字第171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肖相帅,男,1963年7月4日出生,汉族,住(略)。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市北大队,住所地青岛市恩县路36号。 法定代表人薛勇,职务大队长。 委托代理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9)青行终字第171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肖相帅,男,1963年7月4日出生,汉族,住(略)。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市北大队,住所地青岛市恩县路36号。

法定代表人薛勇,职务大队长。

委托代理人宋传忠,该单位工作人员。

上诉人肖相帅因诉被上诉人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市北大队交通行政处罚一案,不服市北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09)北行初字第4号行政判决,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5月26日在第1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肖相帅,被上诉人之委托代理人宋传忠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查明:原告肖相帅于2008年10月15日8时50分驾驶鲁UT4651号出租车在山东路由南往北行驶时,违反专用车道的禁行标志,被被告执勤民警当场查处。原告在规定时间内缴纳了罚款后起诉。

原判认为:第一、关于本案事实问题。被告处罚决定依据的事实,是执勤交警目击了原告的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的现场做出的判断。执勤交警作为被告派遣执行勤务的交通警察,对在辖区内发生的道路安全违法行为,有权及时纠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具有特殊性,道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一般都是瞬间发生,对这些突发的交通违法必须及时纠正。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原告与执勤交警之间存在利害关系或者该执勤交警有滥用职权的故意,可以据此认定本案事实。

第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现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简易程序做出处罚决定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实施。对个人处以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交通警察当场做出处罚决定。

第三、被告做出的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中明确告知原告,不服处罚决定,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在60日内向交警支队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3个月内向市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之规定,判决维持被告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市北大队2008年10月15日对原告肖相帅做出的080105808号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案件受理费五十元人民币,由原告承担。

上诉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被上诉人以及原审法院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上诉人的处罚决定所认定的事实成立。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审判。

被上诉人辩称:被上诉人的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上诉人上诉请求。

双方当事人一审过程中提交的证据均已随案移送我院,经庭审质证、认证,本院认定的事实与原审一致。上诉人对原审审判程序没有提出异议。经审查,本院确认原审程序合法。

本院认为: 被上诉人提交的执勤交警《执法经过》及现场照片,基本可以证明案件事实。被上诉人同时告知了上诉人对处罚不服的救济方式,并当场送达了处罚决定书,上诉人对此签字确认,其处罚程序上也无不当。上诉人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其主张,对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诉人肖相帅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刘 英

代理审判员 刘 桂 敏

代理审判员 李 国 宁



二○○九年六月三日


书 记 员 王 崧

书 记 员 李 勇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