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刑事判决书

旗下栏目: 刑事判决书

杜某某信用卡诈骗一审刑事判决书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02
摘要: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 刑 事 判 决 书 (2015)金刑初字第174号 公诉机关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杜某某,男,1984年9月24日出生,汉族。因涉嫌犯信用卡诈骗罪于2014年6月19日被郑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刑事拘留,同月26日被取保候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

刑 事 判 决 书

(2015)金刑初字第174号

公诉机关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某某,男,1984年9月24日出生,汉族。因涉嫌犯信用卡诈骗罪于2014年6月19日被郑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刑事拘留,同月26日被取保候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以郑金检公诉刑诉(2015)118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某某信用卡诈骗罪,于2015年2月10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姬婕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杜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经依法延长审理期限,现已审理终结。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1年11月份,被告人杜某某在工商银行郑州黄河支行申办一张工商银行信用卡(卡号:6XXXXXXXXXXXXXX2)。杜某某使用该信用卡透支,该卡自2013年12月25日最后一次还款,后经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催收拒不还款,截止到2014年6月11日,欠款总额人民币56034.63元,其中该卡透支本金为人民币47968.31元,利息滞纳金等费用为人民币8066.32元。2014年6月23日,被告人杜某某的家属向工商银行偿还欠款49000元。

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提供了被告人供述、报案材料、被害单位委托人的陈述、信用卡交易信息、催收记录、到案经过、户籍证明等证据,认为被告人杜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信用卡,且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款之规定,提请以信用卡诈骗罪对被告人杜某某予以惩处。

被告人杜某某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无异议。

经审理查明:2011年11月份,被告人杜某某在工商银行郑州黄河支行申办了一张卡号为6XXXXXXXXXXXXXX2的信用卡,后一直在郑州市金水区等地使用该卡消费。2013年12月25日最后一次还款后,经发卡行多次催收,拒不还款,截至2014年6月11日,该卡尚欠本金人民币47968.31元。案发后,被告人杜某某已归还全部欠款。

上述事实,有经过庭审举证、质证,本院予以确认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

1.被害单位委托人张某某证实,2011年11月份,杜某某在工商银行申领了一张卡号为6XXXXXXXXXXXXXX2的信用卡。该卡于2013年12月25日最后一次还款,后经银行工作人员多次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催收,仍拒不还款,截止2014年6月11日该卡欠本金人民币47968.31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黄河支行出具的报案材料、催收记录、信用卡申请表、涉案工商银行信用卡历史账单与张某某证言相一致。

2.涉案信用卡存款回单、交易明细证实,案发后,涉案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账户欠款已经全部结清。

3.户籍证明证实对被告人杜某某的身份情况予以证实。

4.到案经过证实,2014年6月19日10时30分,民警在郑州市地德街1号6号楼将杜某某抓获。

5.被告人杜某某供述证实,2011年11月份,其在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上的工商银行黄河支行营业厅申请办理了一张工商银行信用卡,信用额度为5万元,卡号为6XXXXXXXXXXXXXX2。开通信用卡后其就开始使用该卡刷卡消费。2013年,其与他人合伙做生意,使用该信用卡上的钱进行生意周转,但后来由于资金一直不到位,致使其无力偿还信用卡欠款,欠款后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多次对其进行催收。另外,其于2011年底在绿城百合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是借别人的钱买的,之后又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出来钱还给了朋友,现在还有银行150万元的贷款未还完。

本院认为:被告人杜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杜某某犯信用卡诈骗罪罪名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四)恶意透支的”;第二款规定:“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第三款规定:“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第四款规定:“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第五款规定:“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杜某某的行为触犯了上述规定,依法应在上述量刑幅度内量刑。

被告人杜某某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透支款息,且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适用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

根据被告人杜某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一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杜某某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内缴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 判 长  周真真

人民陪审员  赵秀珍

人民陪审员  李秀琴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七日

书 记 员  刘卓然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