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民事判例案例

旗下栏目: 民事判决书

长征精神耀法院: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0-21
摘要:长征精神耀法院: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
  10月11日,记者一行驱车400多公里,循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视察宁夏的脚步,来到了庄严肃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

  将台堡位于西吉县南部葫芦河与马莲川河交汇处,距县城30公里,两河交汇形成三角埠坪,地势平坦宽阔。原高凸之地,民间传说为古代军事要塞的点将台。民国初年在此筑城堡,由此得名将台堡。

  10月12日,秋意渐浓。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在古堡、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16个大字遒劲有力,碑的顶部雕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红军三大主力。

  14时30分,4名法警穿戴整齐,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正步抬着花香四溢、鲜艳盛开的花篮,敬献在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西吉县人民法院院长张尚袆拾级而上,带领法院全体干警向纪念碑三鞠躬,以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意。

  “我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永不叛党。”面对纪念碑前的鲜红党旗,西吉法院干警在政工科长马莉的领誓下,重温入党誓词。

  “法官当如邹碧华,将信仰坚持到底……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心怀崇高的司法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的道路上坚定无畏地勇敢前行。”干警代表马立克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代表全体干警向革命先烈们作出了新一代法院人的庄重承诺。

  这是西吉法院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长征精神薪火传,‘三让法官’看我行”主题活动中激励人心的一幕。

  活动仪式后,全体干警在党组一班人的带领下,又一次走进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再次聆听了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的动人故事。

  大家的思绪被讲解员拉回到了80年前红军浴血奋战、突破重重围堵、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将台堡的光辉岁月。

  1936年5月,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中央决定由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十五军团等共同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开始西征。由陕北出发向甘肃、宁夏进军。

  1936年8月下旬,红一军团经固原、海原向西兰公路挺进。9月初,中央制定静(宁)会(宁)战役计划,准备集中红军三大主力,打击胡宗南,巩固和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9月14日,红一军团一师三团经车路湾、新营镇进驻将台堡。同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在师长陈赓率领下,经西吉沙沟、硝河、将台,到达兴隆镇单家集。18日,二师在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率领下,经西吉沙沟、兴坪至单家集。一、二师在单家集周边参加系列战斗后,又转战西吉公易、平峰、单家集、将台、硝河等地43天。10月22日,红二、四方面军相继到达将台堡地区,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从而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会师部队在将台堡东侧的广场上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联欢会。

  1996年初,经中央同意,在将台堡修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并于同年10月22日落成。2006年,将台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将台堡作为考察宁夏的第一站,提出“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作为一名西吉人,我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今天,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后,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更激发了我的奋斗热情。作为青年法官,我们一定要传承好长征精神,牢记入党誓词,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中爱岗敬业、清正廉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十出头就荣立个人二等功的西吉法院刑庭副庭长马文芳满怀激情地对记者说。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职责和良心要求我们,绝不能让老百姓在法院这道最后防线上失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长征精神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将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融入到审判工作中,坚定法律信仰,坚持司法为民,让西吉人民像认同红军一样认同法院工作。”全国模范法官、西吉县法院副院长赵启哲一语道出了法院人传承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的真谛。

  赵启哲是土生土长的西吉人,自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西吉法院工作了31年,其中在基层法庭工作了26年,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法院办公条件、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极其落后的时代。在西吉法院辖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步行办案、风餐露宿是基层法官当年的常态。赵启哲用双脚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沟沟岔岔、村村组组,办案途中喝过路边“牛蹄窝”里的雨水,吃过冻得冰硬的饼子,翻山过河时摔伤过腿脚,目的就是用真诚和耐心修复无数即将离散的家庭,化解无数难解的邻里纠纷。三十多年里,他不止一次地被当事人误解、辱骂、围攻,也不止一次地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不仅成为了人民群众的“贴心法官”,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表彰奖励。2008年,赵启哲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官”。

  在西吉,还有一个地方也是长征精神的主要承载地,红军曾三次经过这里,并留下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与当地阿訇“单家集夜话”的长征故事。

  这个地方就是西吉县单家集。

  1935年8月15日,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的率领下,途经单家集。红军指战员露宿村外,尊重当地回族风俗,买卖公平,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热情为群众送医送药。回族群众由衷地称红军为“仁义之师”,并与红军举行了隆重的拜访仪式,红二十五军回赠清真寺一面锦旗,上书“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0月5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途经单家集,回族群众以最高规格的民族礼节予以迎接。毛泽东被迎进清真寺参观,并在寺内北厢房和阿訇亲切交谈,当晚住宿在清真寺隔壁的一贫困农户家中。

  1936年9月14日,西方野战军一军团在代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来到单家集,驻扎了40多天。1936年9月,单家集苏维埃自治政府成立,选举回族农民马云清为政府主席,这是西吉县内第一个红色政权。

  “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翻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受围剿的艰难险阻,最终却能胜利会师在将台堡并驻扎单家集,这其中有革命先烈的顽强意志,更离不开红军为人民和民族利益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和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紧密相依的长征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审判工作,我们更要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当年的红军学习,尊重当地回族风俗,宣传民族平等,用司法为民的情怀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管辖着单家集地区的西吉法院兴隆法庭庭长苏文斌这样诠释民族地区法官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苏文斌,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已20年,先后在西吉法院将台法庭、白崖法庭、民一庭、执行局、刑庭、兴隆法庭等庭室工作,年均审理各类案件400余件。曾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西吉法院成立于1949年,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67年,伴随着西吉县不断成长、发展。西吉法院是全区唯一的一个‘双模’法院,既有全国模范法官,又是全国模范法院。这一荣誉的取得,是西吉法院全体干警根植西吉这片红色热土,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的充分展现。作为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和自治区脱贫重点县,西吉法院任重而道远,必将在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的激励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创佳绩。”张尚袆谈起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时,对西吉法院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本报西吉10月20日电)

  记者感悟

  继承红色基因 不断奋力前行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八十年风雨沧桑,八十年斗转星移。八十年前震撼世界的“地球上的红飘带”——二万五千里长征,亘古未有,浩气长存。

  如今,长征精神和毛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写就的《清平乐·六盘山》不朽诗篇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已成为宁夏各族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无价之宝,成为西吉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滋养西吉法院成长进步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西吉县作为红军长征在宁夏境内留下足迹最多的一个县,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西吉法院继承红军长征的红色基因,汲取长征精神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营养,将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融入人民法院各项工作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和良好司法服务。自2011年至今,西吉法院先后受到县、市、区和全国级荣誉奖项达60多项。其中,201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2012年荣获“全国模范法院”,并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法官赵启哲,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苏文斌等先进模范人物。这些成绩的取得,就是对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最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