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民事判决书

旗下栏目: 民事判决书

上诉人刘桂枝与被上诉人郜福龙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30
摘要: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5)安中民一终字第1641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刘桂枝,女,1963年5月17日出生,汉族,无业,现住安阳市文峰区。 委托代理人崔郁欣、程海滨,河南澳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郜福龙,男,1966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5)安中民终字第1641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刘桂枝,女,1963年5月17日出生,汉族,无业,现住安阳市文峰区。

委托代理人崔郁欣、程海滨,河南澳博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原告)郜福龙,男,1966年12月10日出生,汉族,无业,现住北京市大兴区。

委托代理人许中伟,河南安易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刘桂枝被上诉人郜福龙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不服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法院(2014)文民二初字第499号民事判决,向法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郜福龙与杨少良系朋友关系,被告刘桂枝与杨少良系夫妻,杨少良于2012年11月24日去世。2009年11月30日,杨少良与安阳赛格置业有限公司签订房源确认单,购买其开发的位于安阳市中华路与文昌大道交叉口的2号楼1单元19层东户的房产一套,面积约为129.7平方米,价格为2540元/平方米。2009年11月30日,安阳赛格置业有限公司出具编号为0000359的收款收据一份,收到杨少良人民币100000元。2011年7月17日,安阳赛格置业有限公司出具编号为0001509的收款收据一份,收到杨少良人民币100000元。以上两份收款收据的原件现在原告处。

另查明,杨少良去世后,被告刘桂枝于2013年4月到安阳赛格置业有限公司办理了退房手续,并领取了退房款。2013年7月16日,原告郜福龙找被告刘桂枝协商双方之前购买房屋等经济往来事实,原告向本院提供其和被告刘桂枝的录音资料,该录音资料中可以表明,杨少良在世时,被告夫妇与原告协商过转让安阳赛格置业有限公司房屋的事宜。2013年7月20日,原告到安阳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案件侦查大队报案称,被告刘桂枝诈骗其280000元。经调查,公安机关告知报案人郜福龙属于经济纠纷,不构成刑事案件。

再查明,原告郜福龙于2011年7月17日在中国农业银行取款150000元,同日,原告向杨少良出具借据一份,内容为:“今借到杨少良现金壹拾万元整100000元,利息按3分/月计算,12月31日本息还清,借款人郜福龙,2011年7月17日”。2011年8月17日,原告的妻子张小红向被告刘桂枝汇款3000元。2011年10月19日,原告向被告刘桂枝汇款3000元。2012年11月12日,原告向杨少良汇款50000元。

原审法院认为,原告郜福龙与被告刘桂枝夫妇存在房屋转让事实,为此提供了在被告刘桂枝未经其同意退房后双方就该问题的谈话录音,在录音中,被告刘桂枝就退房问题只是强调其丈夫死亡后联系不上原告,同时多次讲到原告不支付利息等问题,无奈才到开发商处退房。结合两份购房收据原件均在原告处的事实和原告陈述的收据、出具借据的时间顺序,对原告主张双方存在房屋转让的事实予以认定。关于原告主张返还购房款的数额,原审法院认为,原告持有的两份购房款收据金额共计200000元,对此予以认定。但原告主张的50000元好处费也就是被告刘桂枝所称的利息以及原告给刘桂枝陆续转账30000元的利息问题,因被告提供了原告于2011年7月17日出具的借据,双方之间存在借款关系,所以对原告认为的上述80000元为购房款利息的主张证据不足,不予支持。关于利息,原告主张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从被告退房之日起计算,被告辩称其从安阳赛格置业有限公司领取退房款是在2013年4月份,故被告应从2013年5月1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向原告支付应当返还的购房款的利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刘桂枝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郜福龙购房款人民币200000元,并从2013年5月1日之日起至本院限定付款期满之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应返还款项的利息;二、驳回原告郜福龙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500元,由原告郜福龙负担1572元,被告刘桂枝负担3928元。

上诉人刘桂枝上诉称,原审法院未向上诉人释明反诉权利,上诉人的100000元债权应与被上诉人的抵销。请求依法改判上诉人返还购房款200000元与被上诉人借上诉人100000元及利息相抵销后的数额。

被上诉人郜福龙答辩称,原判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依法维持原判。

本院查明,原审庭审中已告知双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并告知当事人有权提起反诉。被上诉人持有的两份购房款收据金额共计200000元,第一张100000元房款条为被上诉人郜福龙用100000元借款条进行交换,并且因转让该房被上诉人支付杨少良50000元。房屋转让后,被上诉人以杨少良名义交款100000元。被上诉人借款后偿还杨少良借款本金50000元,尚欠上诉人刘桂枝借款本金50000元。其他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关于反诉问题,原审庭审时已经告知双方当事人,上诉人称没有释明反诉的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人刘桂枝请求改判的理由,原审依据上诉人刘桂枝就退房问题只是强调其丈夫死亡后联系不上被上诉人,同时多次讲到被上诉人不支付利息等问题,无奈才到开发商处退房。结合两份购房收据原件均在被上诉人处的事实和被上诉人陈述的收据、出具借据的时间顺序,对被上诉人主张双方存在房屋转让的事实予以认定并无不当。被上诉人持有的两份购房款收据金额共计200000元,上诉人刘桂枝认可第一张100000元房款条与被上诉人郜福龙用100000元借款条进行交换,并且因转让该房被上诉人支付杨少良50000元。房屋转让后,被上诉人以杨少良名义交款100000元,收据被上诉人持有,上诉人也未否认,原审法院认定房款属被上诉人正确。被上诉人于借款后偿还杨少良50000元并支付部分利息,尚欠上诉人刘桂枝借款50000元。上诉人刘桂枝未经被上诉人郜福龙同意办理了退房手续,并领取房款属违约,应当退还被上诉人房款200000元及因转让该房所得50000元。鉴于上诉人刘桂枝请求抵销借款,为减少诉累,本院许可尚欠的借款50000元予以抵销。综上,上诉人刘桂枝请求依法改判上诉人返还购房款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认定部分事实不清,但判决结果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2300元,由上诉人刘桂枝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裴红卫

审判员  李 晓

审判员  智咏梅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五日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