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

陈合同诈骗罪申诉刑事决定书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1-1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再 审 决 定 书 (2014)刑监字第47号 原审被告人陈某合同诈骗一案,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于2009年1月21日以(2008)东刑初字第133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陈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零十天,并处罚金30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再 审 决 定 书

(2014)刑监字第47号

原审被告人陈某合同诈骗一案,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于2009年1月21日以(2008)东刑初字第133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陈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零十天,并处罚金30000元。宣判后,陈某提出上诉。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4月7日以(2009)二中刑终字第250号刑事判决,撤销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2008)东刑初字第133号刑事判决,宣告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陈某无罪。上述判决生效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以津检诉监抗(2011)第1号刑事抗诉书向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11月8日以(2012)津高审刑再终字第0001号刑事判决,撤销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9)二中刑终字第250号刑事判决,维持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2008)东刑初字第133号刑事判决。陈某遂向本院提出申诉

申诉人陈某诉称,本案是卢某故意违约诬陷申诉人,以要求双倍返还定金的方式实施诈骗和敲诈勒索。再审判决对卢某等人购买钢材违约等事实认定不清,适用法律不当。请求撤销再审判决,改判无罪。

本院经审查认为,再审判决认定陈某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目的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申诉人陈某在订立口头合同过程中,确就购货人卢某所需货物进行过询问并组织货源,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收取定金后,并无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逃匿行为。申诉人陈某的申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应当重新审判情形。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决定如下:

指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再审。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公  告

一、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

二、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四、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