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立法草案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草案)》的说明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1-06
摘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草案)》的说明 1999-6-22 16:36:54 ——1999年6月22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中国气象局局长 温克刚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草案)》作如下说明: 气象事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草案)》的说明

  1999-6-22 16:36:54


        
    ——1999年6月22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中国气象局局长  温克刚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草案)》作如下说明:
    气象事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气象科技工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指挥防灾抗灾重要的参谋和助手”,“气象预报是否准确,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到经济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关心,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气象工作、发展气象事业的方针、政策。199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对气象活动及其管理作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对于推动气象事业的发展,发挥气象工作的服务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同时,气象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二是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气象探测和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三是一些组织擅自向社会公开发布气象预报甚至灾害性天气警报,产生了不良影响;四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迅速,但作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安全的隐患,需要依法进行管理;五是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尚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气候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严重;六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没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权,致使违反气象法规的行为得不到查处,影响了气象法规的贯彻实施。
    为了解决新形势下气象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规范气象活动,促进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气象局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送审稿)》,于1998年11月5日报请国务院审批。国务院法制办收到此件后,征求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军委法制局等32个部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气象科研、教学单位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中国气象局对送审稿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主要对气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气象探测、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作了规定。这个草案已经1999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一、关于气象设施建设
    气象设施是从事气象业务活动的基础,其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气象事业整体效益的发挥。建国以来,我国气象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保障气象预报的准确、及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气象服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气象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气象设施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草案规定:“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气象设施建设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需要调整、修改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兼顾当前与长远需要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前,应当按照项目相应的审批权限,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同意。”
    二、关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气象探测环境是保证气象探测设施正常运行、获得准确探测信息、制作高质量气象预报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气象探测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非常严重。据统计,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气象探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南省的127个气象台站中,先后有84个台站因探测环境被破坏而被迫搬迁152站次,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也影响了气象台站正常的探测活动。针对这一问题,草案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禁止下列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进行爆破和采石;(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三)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其他影响气象探测的行为。”“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并纳入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属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探测环境,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属于其他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应当事先征得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建设。”
    三、关于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气象预报是气象工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准确、及时地制作、发布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对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一些组织和个人将未经气象主管机构科学分析、审核的预报意见擅自向社会公开发布,给政府组织防灾减灾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为了保证气象预报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需要,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必须对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制作、统一发布制度。因此,草案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制作、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制作和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制作和发布供本系统使用的专项气象预报。”“广播、电视、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不得删改其内容。”
    四、关于气象灾害防御
    我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高达90%。每年因暴雨、台风、寒潮、冰雹、雷电、大雾等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气象灾害还经常引发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山体滑坡和森林、草原火灾以及农业病虫害等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有必要明确各级政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在防御气象灾害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在防御气象灾害方面的权利义务。为此,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防范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加强对可能影响当地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及时报告有关气象主管机构。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提供防御气象灾害所需要的气象探测信息和有关的水情、风暴潮等监测信息。”
    人工影响天气是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为了保障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正常开展,草案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人工影响天气的组织管理以及作业安全等问题作了规定。
    五、关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在对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由于没有必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实践中存在着不尊重自然规律、盲目开发利用以及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等现象,造成了气候资源的浪费和气候环境的严重破坏。针对上述问题,草案规定:“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工作,组织进行气候监测、分析、评价,并对可能引起气候恶化和引发气象灾害的大气成分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全国气候状况公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的特点,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的重点作出规划。”“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规划,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此外,草案还规定了气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制定,外国的组织和个人在我国从事气象活动的批准,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和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等,并对违反气象法律的行为规定了必要的法律责任,赋予了气象主管机构相应的行政处罚权。
    我的说明完了,请审议。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