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立法草案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1-05
摘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制止经济活动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滥用市场支配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制止经济活动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第三条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其他交易条件是指除商品价格、数量之外能够对市场交易产生实质影响的其他因素,包括商品品质、付款条件、交付方式、售后服务等。
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是指排除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或者延缓其他经营者在合理时间内进入相关市场,或者其他经营者虽能够进入该相关市场,但进入成本提高难以在市场中开展有效竞争等。
第四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通过下列方式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一)削减与交易相对人的现有交易数量;
(二)中断与交易相对人的现有交易;
(三)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新的交易;
(四)设置限制性条件,使交易相对人难以继续与其进行交易;
(五)拒绝交易相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合理条件使用其必需设施。
在认定前款第(五)项时,应当综合考虑另行投资建设、另行开发建造该设施的可行性、交易相对人有效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该设施的依赖程度、该经营者提供该设施的可能性及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等因素。
第五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实施下列限定交易行为:
(一)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
(二)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三)限定交易相对人不得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
第六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一)违背交易惯例、消费习惯等或者无视商品的功能,将不同商品强制捆绑销售或者组合销售;
(二)对合同期限、支付方式、商品的运输及交付方式或者服务的提供方式等附加不合理的限制;
(三)对商品的销售地域、销售对象、售后服务等附加不合理的限制;
(四)附加与交易标的无关的交易条件。
 第七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条件上实行下列差别待遇:
(一)实行不同的交易数量、品种、品质等级;
(二)实行不同的数量折扣等优惠条件;
(三)实行不同的付款条件、交付方式;
(四)实行不同的保修内容和期限、维修内容和时间、零配件供应、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条件。
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本规定第四条至第七条所称的正当理由,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有关行为是否为经营者基于商业惯例、自身正常经营活动及正常效益而采取;
(二)有关行为是否具有排除、限制竞争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后果;
(三)有关行为对经济运行效率、社会公共利益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九条  本规定未明确规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除价格垄断行为外,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法认定。                                                                                                                                                                                                                                                                                                                                              
第十条  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
(一)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市场份额是指一定时期内经营者的特定商品销售额、销售数量等指标在相关市场所占的比重。
分析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应当考虑相关市场的发展状况、现有竞争者的数量及市场份额、商品差异程度等。
(二)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认定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应当考虑该经营者控制销售渠道或者采购渠道的能力,影响或者决定价格、数量、合同期限或者其它交易条件的能力以及优先获得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料、半成品、零部件及相关设备等原材料的能力。
(三)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认定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应当考虑该经营者的资产规模、财务能力、盈利能力、融资能力、研发能力、技术装备、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拥有的知识产权等。
对于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的分析认定,应当同时考虑其关联方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四)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认定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应当考虑其他经营者与该经营者之间的交易量、交易关系的持续时间、转向与其他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难易程度等。
(五)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认定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应当考虑市场准入制度、拥有必需设施的情况、销售渠道、资金和技术要求以及成本等。
(六)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第十一条  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依照《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能够根据本规定第十条所列因素,证明其在相关市场内不具有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不具有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能力,则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第十三条  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经营者,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规定的期限内,可以陈述其行为合理性的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
第十四条  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第四条至第七条、第九条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定具体罚款数额时,应当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程度、持续的时间等因素。
第十五条  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本规定作出的行政处罚等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反垄断执法人员应当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严格依法办案。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规定;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依照本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商品包括服务。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10年  月  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