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丽丹《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17日 21 版) 美国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理查德·施腾格尔近日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美国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网络宣传战已初显成效。 2015年夏,以美国记者詹姆斯·福里被斩首事件为标志,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社交媒体发起了第一波攻势,网络宣传和招募活动数量陡增。“在影响那些从未涉足中东的人方面,‘伊斯兰国’驾轻就熟。”西伊利诺伊州大学国土安全研究项目负责人迪恩·亚历山大如此分析道。 去年底发生的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和美国圣贝纳迪诺枪击案,促使美国加大打击“伊斯兰国”宣传战的决心与力度。今年初,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组建“反暴力极端主义工作组”,负责整合及协调全美各机构打击极端主义的资源和行动。 打击极端组织网络宣传的重担很大一部分落在了互联网企业肩上。今年2月初,美国司法部、国家安全委员会等多个部门邀请了近50家技术企业和社区团体高层,共商如何遏制“伊斯兰国”的网络攻势,互联网企业表示将对宣扬极端暴力的内容采取零容忍政策。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去年3月发表的报告显示,超过七成支持“伊斯兰国”的推特账号选择阿拉伯语作为主要语言。在社交媒体上与“伊斯兰国”展开攻防战的难点在于,仅仅关停账号和对消极言论进行揭露批驳是不够的,重点在于如何对付“伊斯兰国”利用网民心理的虚伪宣传。 关停宣传极端思想的社交账号也会留下意想不到的后遗症。美国乔治城大学极端主义项目研究员伯杰提醒,政府与互联网企业的堵截措施确实提高了“伊斯兰国”进入社交媒体吸纳新成员的难度,但还做不到完全斩除其网络存在。对于已经进入到社交媒体空间的“伊斯兰国”支持者而言,越来越孤立的网络环境可能会加快他们走向极端的速度。 美国政府意识到,最有效的还是由穆斯林现身说法,批驳“伊斯兰国”所宣扬的错误教义。因此,美国国务院将2010年成立的战略反恐通信中心逐步改造成为“全球接触中心”,帮助代表穆斯林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外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来打击“伊斯兰国”的网络宣传。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中东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威廉·麦坎茨说,“伊斯兰国”正在退往二、三线的社会网络平台展开宣传攻势。赛德情报集团创始人之一瑞塔·卡茨警告,“伊斯兰国”发行的出版物也在增加,宣传攻势比去年扩大了至少一倍,“这些人还在网络上,招募活动仍在继续。” (本报华盛顿5月1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