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文《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16日 21 版) 在韩国全罗北道茂朱郡,运营着一座“梦想村”。实际上,这是一处电子产品戒毒所,意在提供一种简捷路径,帮助互联网环境下“土生土长”的“数字原生代”摆脱“数字控”生活。 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工具的大规模普及产生很多问题。据韩国女性家族部5月9日发布的2016年“韩国网络智能手机使用习惯诊断调查”,全韩小学4年级、初中1年级、高中1年级的146万名学生中,“智能手机中毒危险者”逾13.8万名,“网络中毒危险者”逾11.5万名,被诊断出至少具有一种症状的学生逾19.8万名,占总比13.6%。 那些尚未成熟的个体,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平台面前束手无措。一项对韩国光州某小学6年级326名学生所做调查显示,有智能手机的学生能完成一周读完3本书任务的仅有四成,而没有手机的学生高达七成。沉迷于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成年人获得学习能力、架构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韩国教育界认为,这造成了学生个体综合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忍耐能力的下滑。 “梦想村”想到了多种办法。比如文艺演出,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人生是有终点的旅程,感触生命的可贵,思考人生规划。有一名“手机中毒”学生在舞台上演绎了这样的情节:一个人活到80岁,其中花费10万个小时坚守在智能手机旁……表演结束时他不由得发出感慨:“如果这10万小时,用于为现实中的梦想奋斗,结局又会如何呢?”又如美术治疗,采取空间分割法,通过给画纸上小区域上色,将压抑的感情释放出来,以此锻炼集中注意力。此外,还有自我教育、前途教育、体验式教育等不同方式的“戒毒”。“梦想村”开办后的一年间,帮助312名青少年缓解了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将重心转移到现实生活。 挽救“数字原生代”中的迷茫者,已经成为韩国社会上下的共识。除了“梦想村”这样的治疗机构,韩国国会还曾通过限制青少年深夜上网打游戏的《青少年保护法》,要求在子夜12时至早上6时对未满16岁青少年强制断网、掐断网游,用这种“灰姑娘法”来避免青少年“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