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记者 陈尚文 刘 慧绘 12月14日,韩国110所高校的179名教授,因涉嫌完全抄袭他人著作或姑息抄袭出书被检方提起公诉。此次因专著造假而被告上法庭的教授人数创历史新高,一旦罪名成立,将会引发韩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教授下课潮”。 “换皮出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盛行 韩国检方称,被提起公诉的教授涉嫌以“新皮装旧书”的方式完全抄袭他人著作,或有两本以上书籍造假,或存在允许造假书籍刊行等行为。例如,韩国某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了一本环境学的大学教材,今年3月和9月再次印刷出版。新版仅更改了书名,内容几乎原封不动,而作者却由原先的16人变更为20人。另一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控制工程的书也是如此,新书与原书改动甚微,而作者却由1人变为8人。 如此“换皮出书”,在原作基础上添加自己名字再版,或直接取而代之、替换原作者名字再版,或为掩人耳目更改原版书籍名称再版。简单来说,即“换汤不换药”。而这一手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盛行。30多年过去了,韩国检方终于开始整治。 韩国京畿道议政府市地方检察厅14日以违反韩国《著作权法》和妨碍工作罪名起诉74名教授;另有105名教授,出版抄袭著作一本,被以简易程序起诉,要求法院对其判处1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万元)的罚款,并对涉嫌姑息他人抄袭的原作者处以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的罚款。检方还以同一罪名起诉与涉案教授勾结出书的4家出版社的5名责任人。 涉嫌抄袭著作共有38种,涵盖建筑、土木、环境、机械工学、化学等科目,全部为理工科书籍。韩国媒体指出,理工科书籍“换皮出书”盛行,源于该类图书普通读者购买不多,购买群体较为特殊,且主要在大学内部书店销售。 此次被提起公诉的教授来自韩国110所大学,这意味着全韩192所四年制大学中,超过一半的高校中有教授与“换皮出书”有牵连。其中,有知名国立大学的教授,也有私立大学教授,更不乏学界著名人士。 原作者、假作者和出版社利益链条环环相扣 根据韩国高校规定,对于曾被法院处以300万韩元以上罚金的教授,校方将不再对其续聘。换句话说,如果此次法庭接受检方的量刑建议,涉案教授将都丢掉饭碗。因而这一起诉,或将导致韩国出现史上最大规模的教授“下课”事件。 那么,涉案者究竟缘何选择“身败名裂”的风险学术造假?韩国《亚洲经济》报道称,长期以来,原作者、假作者和出版社已形成利益链,各自从中牟利。 其一,假作者“出书立说”多为“放大”科研成果,以应对续聘评估,助推其职场晋升。韩国汉阳大学教授白永灿举例称,如果一位助教要升至副教授或加薪,校方对其研究业绩有所要求。如果要晋升,评估分数一定要高于论文评价体制规定的晋升分数,如果分数不够,可采用刊发著作的方法补足。而准备及撰写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试验、分析、评价,一般至少要花费一年时间。换句话说,凭“换皮出书”,假作者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获得在期刊刊发一篇论文近两倍的分数。 其二,原作者、假作者和出版社形成利益链,环环相扣,故能一拍即合。除了假作者获利以外,由于理工科书籍在出版界为冷门,原作者为寻求将来出书门路选择默认,且再版可获得附加版税。而对于出版方,可以借机出清库存,还能以“把柄”威胁迫使相关教授无法通过其他出版社出书。 高校“袒护式惩戒”往往以“软处罚”告终 近些年来,韩国类似的学术丑闻频现。考虑到韩国法律中有关著作权的公诉时限为5年,此次审查范围为2010年之后出现的学术不端事件。而这么多年来,“造假”规模究竟有多大很难估量。除了有关涉案人员,此次事件更引发了韩国各界对学术环境的思考。 对于学术丑闻的调查,韩国一般需经过调查委员会、研究理论真实性委员会、教师人事委员会等3个过程,最少需要花费1年时间才能进入惩戒程序。高校通常采取的“袒护式惩戒”,往往以“软处罚”告终。 韩国《教授新闻》今年4月的调查结果显示,785名受访大学教授中,对于同事剽窃或重复刊载行为,54.3%的受访者赞同“低调处理”,31%的人表示会“假装不知道”。社会、学界对学术“拿来主义”存在“温情”态度,为学术丑闻滋生提供了温床。 “教授如果存在学术欺诈行为,如何能在讲台上对学生言传身教呢?”韩国《朝鲜日报》社论指出,每每出现有关学术论文是非讨论时,学界一再声明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却毫无作用。此次事件,进一步表明了大学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韩国议政府市地方检察厅副检察长金映钟指出,应该强化对授课教材或者研究成果材料的审查,改善各大学系统,杜绝科研不正之风,通过法务部清廉反馈系统和教育部共同协商改进相关制度。韩国检方认为,大多数高校都存在有组织地换封皮出假书的现象,计划成立打击学术舞弊行为的专案组,扩大调查范围。 高丽大学教授洪仁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事件表现出了韩国学界的问题,令人羞愧。过去30年间,这类事件一直藏着掖着,此次检方调查让这一“伤口”暴露于光天化日下。希望以此为契机,让韩国学界“脱胎换骨”。 (本报首尔12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