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对日民间索偿的法律问题,发表了大量从法律角度对日民间索偿的学术著述。2004年,管建强在日本国东京高等法院出庭作专家学者证言,力陈《中日联合声明》以及“日华和约”没有以及无权放弃民间个人对日索偿权,其证词导致日本高等法院以及日本最高法院在731细菌战受害者诉讼的判决中,不得不回避对个人请求权是否被国家放弃的判断。 法制网记者 汪闽燕 近日,有关日本三菱材料公司与二战期间中国劳工受害者拟达成全面和解协议一事的消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有关事件的当事方却没有给出正面回应,而最先报道这则消息的日本共同社未披露消息来源,被指报道不实。 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广告宣传部门24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案件还未审结,现阶段不宜发表评论。24日下午,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一份三菱公司给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征求意见的“谢罪文”。不过同日,“二战中国劳工对日索赔案律师团”郑重发表声明,否认与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达成全面和解协议。声明还指责三菱公司至今尚未真诚认罪、悔罪,所谓的“和解”全无半点诚意。 令人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4日在记者会上强调,“日中之间关于上次大战的索赔权问题,在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发表后便已经不再存在。这是日本政府一贯的立场”。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管建强,就此次事件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读。 和解的真实动机 记者:有关日本三菱与中国劳工受害者达成和解协议一事,最近引起了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为什么三菱此时作出表态? 管建强:继7月19日日本三菱材料向美军战俘劳工代表道歉的信息报道后,24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公开了一份三菱公司给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征求意见的“谢罪文”。 首先,安倍在日本因为推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保法案,遭到不少民众的抗议,为了解脱这个压力,正考虑到中国访问。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排除三菱公司或日本律师提前释放和解事项,有助于给日本政府增加正面的分数。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这一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赞成者认为,劳工们年龄都很大了,对他们来说,能够活着听到日本加害企业的谢罪,比什么都强。这是一个进步。反对者指责三菱公司至今尚未真诚认罪、悔罪,所谓的“和解”全无半点诚意。 一方面,促成日本三菱与中国劳工受害者达成和解协议一事,这是中日两国律师、社会活动家共同推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