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
□蔡恩泽
当下的英国正上演一部莎士比亚式的戏剧:退出还是留在欧盟。 1月15日,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警告欧盟领导人称若不改革,英国可能被迫退出欧盟。他认为当前的欧盟条约已不适应实际情况,应当立即予以更改。此前,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将欧盟对基本条约的改革视为英国继续留在欧盟的重要条件。
“退欧”先损己身 毫无疑问,作为经济总量在欧盟成员国中占据第二位的英国,倘若真的与欧盟分道扬镳,对欧盟的打击显而易见。欧盟将蒙受巨大损失,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都会受到削弱,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将受到冲击。 但英国自身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欧盟是一个人口超过5亿、仅次于中国的市场,英国57%的出口进入欧盟,56%的进口来自欧盟,还从欧盟获得相当丰厚的政治和外交资源。英国一旦退出欧盟,游离于欧盟之外,欧盟内部人员、货物、服务和金融的自由流通,贸易、农业、渔业和区域发展的四大共同政策,这些经济交往上的互惠互利政策就此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再也享受不到欧盟集团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而失去欧盟这个平台,离开欧盟这个世界上最成熟的国家间合作组织的庇护,缺少欧盟整体实力的帮衬,英国在国际上还能有多大能量呢? 诚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言,如果英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就不会再具有今天的分量与影响力。
一种心理战术 既然如此,那么英国为何仍扬言要退出欧盟呢? 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英国的文化、宗教、习俗与欧洲大陆国家有较大差距,在与欧洲各国的合作中产生了种种问题。这是先天性的隐患。 英国在1973年成为欧盟创建后首批吸收的新成员国,当时在欧盟内的影响力与德、法比肩。但伴随着欧盟的几次扩容,欧盟越来越呈现“多速”之势,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却变得若即若离。英国这样的经济大国,虽是欧盟成员国,却没有加入欧元区,当欧盟各国为挽救欧债危机奔走呼号时,英国的态度堪称冷漠。 英国还与欧洲“领头羊”德国有“一箭之仇”。想当年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英镑紧盯德国马克等货币。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存在过热现象。德国央行不得不上调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这给英镑带来巨大的压力。英国试图说服德国调降利率,减轻英镑升值压力,被德国拒绝。这时候,资本大鳄索罗斯又从中插了一杠,市场大肆做空英镑,英镑地位江河日下,从此失去了货币霸主地位,于是,英国与德国间也隔阂在心。 然而也许是害怕孤独,在权衡利弊过后,这么多年来,英国还是呆在欧盟集团中,毕竟从欧盟这个大家庭中得到了实际利益,而它时不时地喊几句要退出欧盟的口号,更似一种心理战术,想逼欧盟其他成员国让步,从而获取更多利益。
极力要求修改条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回英国是以修改欧盟条约为借口相胁,称若不改革英国可能退出欧盟。奇怪的是,两年前,在2011年12月8日至9日召开的欧盟峰会上,英国首相卡梅伦曾拒绝同意修改欧盟条约。一会儿拒绝修改,一会儿又坚决要修改,英国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原来,英国当初拒绝修改欧盟条约,是拒绝修改对英国有利的条款,今日主张修改欧盟条约,是要修改对英国不利的条款。两年前,欧元区两大轴心国德、法从应对欧债危机着眼,提出修改欧盟条约,加强欧元区财政一体化。英国认为,这样一来,会因更加严格的监管,导致对英国赖以为经济支柱的金融服务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坚决反对。这一回,英国又积极要求修改欧盟条约,主要是要求增加一些制约欧元区国家的条款,让欧盟内包括英国在内的非欧元区国家得利。 从政党利益来说,卡梅伦这个时候提出英国可能退出欧盟,是顺应国内相当一部分选民的政治倾向,为其所代表的保守党在2015年大选加分。英国媒体的最新民调显示,56%的英国人希望脱离欧盟。而卡梅伦已放出风声,英国要以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内。卡梅伦明知英国退出欧盟的巨大风险,还要“玩火”以迎合选民的意愿,这是拿英国长远的国家利益作赌注。 无数历史事实已证明,国际议题一旦被国内选举政治绑架,政客为了捞取大把选票,在选举中击败对手,很可能铤而走险,不惜将国际议题作为牺牲品。比如眼下的日本首相安倍,不顾国际社会及日本民众的反对,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就是为了迎合一部分选民的民族主义心理,以获取选票。 如果卡梅伦真的决定将“是否退欧”付诸公投,只会在英国引发一场全国性的争论乃至民族意识的分裂,不仅可能危及英国的欧盟成员国地位,还会危及其国际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