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4年01月14日 21版)
示威者占据了曼谷市中心的7个主要路口,图为拉差巴颂路口的示威者。
“封城”声势浩大 扬言绝不妥协 上午9时开始,聚集在曼谷民主纪念碑的示威者在领导人素贴的带领下,向曼谷市中心的7个重要商业路口挺进,并且派人包围政府机关和内阁部长的住处、断水断电。 本报记者拿出应对催泪瓦斯的口罩、毛巾、清洗剂、记者袖标等,坐上多次带记者采访示威活动的摩托车手威拉的摩托车,前往几个集会路口采访。威拉笑着说:“这次没有催泪瓦斯,英拉政府不像阿披实政府那样,用武力对付民众。”威拉是支持政府的“红衫军”一员,对反政府示威十分不满,“真不愿看到素贴,要不是后面有人支持,他早就该进监狱了”。 示威者占据的巴吞万路口、拉差巴颂路口、阿育路口距离记者住处都只有两三千米的距离。作为市中心的商业区,堪称东南亚地区最好的大型商场集中在此,因此颇受示威者“青睐”。 拉差巴颂路口中央已经搭起了演讲台,示威领导人在演讲台上发表演讲,向示威者强调“先改革、后大选”的立场,还不时揭露他信势力的种种“劣迹”。记者看到这里已经聚集了上万名民众,一些人还吹响哨子、大声欢呼,一些人躺在树荫下的凉席上休息。看着满地的席子和供应饮食的皮卡车,示威者可能将在各个路口安营扎寨,准备长期示威。 反政府组织“君主立宪制下完整民主制度人民委员会”发言人艾格叻对本报记者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清除他信体制的势力,英拉政府不下台,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今天是封锁曼谷的第一天,下一步是否升级,将根据情况一步步决定。”记者问起英拉政府计划于15日邀请各派别讨论推迟大选的事情时,艾格叻说:“政府没有邀请我们,我们也不会和他们谈判。” 政府全力应对 政局可能变化 面对反政府示威者的巨大压力,泰国总理英拉13日赴国防部常务部长办公室与内阁部长一起跟踪示威局势,讨论应对措施,而军方并没有派代表参加。当天下午,总理秘书长素拉南称,英拉已指派副总理蓬贴与选举委员会官员举行会谈,商讨有关中央选举委员会建议推迟下届国会下议院选举日期等事宜,并将同时邀请有关政党、看守政府、支持和反对大选的各方代表在15日参加有关事项的讨论。 为应对13日的封城行动,泰国政府当天在曼谷部署约两万名警察,以维护安全秩序。英拉表示,如有必要,政府可能会启动紧急状态法,维护安全秩序。紧急状态法的启动,必然意味着军方的介入。而在这次政治风波中,军队一直努力保持中立。泰国陆军司令巴育11日称,军人只是在维持曼谷和平与秩序的过程中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会发动军事政变。 针对反对派的“封锁曼谷”计划,支持政府的反独裁民主联盟“红衫军”曾计划于13日在曼谷等地举行大规模集会,以保证首都正常“开放”。但“红衫军”的态度后来突然软化,决定将集会地点避开反政府示威者聚集的曼谷以及南部地区,避免双方发生冲突。 街头示威是否会引发冲突,导致泰国政坛发生巨变,成为泰国各界担心的问题。萱律实大学社会民意调研机构12日公布一项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受访市民普遍对13日的“封锁曼谷”行动表示担忧,认为本次封城行动可能会促使目前的政治格局出现变化。 法政大学经济学教授帕努蓬·尼提巴帕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的政局将影响消费者及外资的信心,各行各业都会受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服务领域如酒店、交通、旅游等行业。鉴于泰国局势不稳,已有45个国家及地区发出旅游警示,提醒人们暂勿到泰国旅游,或如到泰国则应避开抗议集会地点。 走出恶性循环 须从民生入手 泰国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有分析认为,最近的示威是近10年来曼谷中产精英阶层和他信的农村支持者之间对峙的最新爆发。在这两股政治势力的较量下,2011年出任总理的英拉处于尴尬位置,一方面她在领导一个占据多数派的国会并拥有坚实的民意支持基础,而另一方面在传统势力军队和法院的施压下,她的政府面临下台的威胁。 泰国局势将如何发展,结果将如何?似乎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泰国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发展系主任披猜对本报记者表示,局势十分令人担忧,分散的集会示威,可能给趁机制造混乱者带来机会,而暴力冲突将加剧双方的仇恨,如果不及时制止,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和动荡。目前,只有依靠军方或者独立司法机构,对政府和示威者施加压力,让双方坐下来谈判并达成妥协,才能结束政治危机。 泰国智库泰华农民研究中心专家披彬对本报记者说,要使泰国走出近10年来的恶性循环,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分裂对峙问题。未来新政府必须从3方面入手:第一,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解决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消除底层民众不满根源;第二,建立有制衡的政治体制,根治腐败,呼应中产阶层诉求;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国家竞争力,使各阶层都享受到好处。 人民日报驻泰国记者 孙广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