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对英国高位截瘫病人托尼·尼克林逊来说,不能动弹、不能说话的日子“生不如死”,他想让医生为他实施安乐死。但在英国现行法律下,医生若帮他实现愿望,就会背上杀人罪名。他和家人提起诉讼,希望改变相关法律,让他能够自由选择死亡,且不殃及他人。 这起案例在英国社会再次掀起关于安乐死的讨论。反对者认为,“牺牲”尼克林逊一个人的权利,会换来大部分老年人和残疾者的“安全”;支持者认为,选择死亡的权利,与生存权同样重要。 中风致瘫活着比死更痛苦 现年58岁的尼克林逊曾经过得很精彩。妻子简仍清晰记得1984年在朋友介绍下第一次见面时他的样子,“高个儿,皮肤黝黑,十分帅气”。他性格外向,幽默健谈,很受朋友欢迎。他曾是橄榄球运动员,还为慈善活动做过高空跳伞。他服务于一家土木工程公司,和妻子一直恩爱,与两个女儿和她们的朋友也总能打成一片。 他的幸福生活终结于2005年的雅典之行。在赴雅典出差的前一晚,夫妻俩外出消遣,喝了酒。第二天早上出门前,他对简抱怨说头痛,但简没在意,以为是宿醉未消或熬夜后遗症。当天夜里,他在雅典的旅馆房间里痛醒。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时,他还保持清醒。简和孩子们赶忙飞往希腊,但见到的已是一个因中风而颈部以下肢体瘫痪、失去说话能力、在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病人。 从此以后,尼克林逊的生活像被套上了枷锁。不能说话尤其让他痛苦。 想与人沟通时,他有两种办法:要么让妻子举着一块写着26个英文字母的板,他用“看字母”的方式把一个个单词拼出来;要么用一台能够追踪他眼球活动的电脑,他在电脑屏幕上选择自己想要的字母,看着它眨一下眼,电脑会记录下来,最后形成句子。 这是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电脑有时太敏感,捕捉了错误的字母,尼克林逊就得从头再来。最痛苦的是,尼克林逊的头脑依然灵活,却不得不受制于机器。有时,深感力不从心的尼克林逊会沮丧得哭起来。 他觉得,这样的生活真不如死了好。 今年6月,尼克林逊和妻女共同向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予他选择安乐死的权利。由于他没有自杀的能力,他希望修改现行法律,让为他实施安乐死的医生可以免受杀人罪的起诉。 他说,如果法官驳回他的请求,等于“判我日益悲惨的无期徒刑”。 求死不能有如受另类歧视 尼克林逊的法律行动遭到反安乐死组织和残疾人权益团体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往成功的安乐死案例中,病人要么罹患绝症,要么承受剧痛。尼克林逊的情况并非如此。假如法庭给他开了绿灯,今后被视为社会负担的老弱病残群体被“合法谋杀”的危险也会越来越大。 但尼克林逊很坚决。他曾对高等法院的法官说,假如时间能倒转,他那晚在雅典宾馆中不会叫救护车,而是听天由命。 在法官审理过程中,他通过“推特”接受了英国《观察家报》长达4天的网上采访,并回答“推特”用户的提问。 一些反对尼克林逊诉讼请求的人提出,未来技术的进步会让尼克林逊有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或者“推特”这类网络社交工具能让他更安于现状,希望让他改变主意。但他不为所动。 “我可不想待在一个机器人牢笼中,就为了多活几年吗?不。谢谢。” “开口说话的能力对我很重要,‘推特’也无法改变这一点。”他在网上这样回答。 尽管不能开口说话,“推特”上的尼克林逊语言幽默坦率,逻辑清晰。这也透露了他目前状况的残酷性:身体被禁锢,思维却仍在驰骋。 “很长时间以来,他都不愿意出去见朋友,因为说话太困难了,”女儿劳伦说,“他一直有很强的幽默感———需要的时候,他也很会冷嘲热讽。” 在他看来,不能像身体正常的人一样选择结束自己生命,也是对残疾人的一种歧视。 欲改法律“协助自杀”惹争议 在英国,安乐死合法化支持者近两年才看到让他们高兴的变化。这要归功于英国政治活动人士黛比·珀迪发起的挑战。 珀迪患有多发性硬化症,最终将生活不能自理。她想知道如果让丈夫奥马尔陪伴自己到瑞士实施安乐死,丈夫会不会因此受到审判。她要求总检察长对1961年《自杀法》关于“协助自杀”的内容做出进一步解释。 根据《自杀法》规定,协助他人自杀的人最高将面临14年监禁。目前为止,英国还没人因为陪伴家人赴外国接受安乐死而遭审判。 最后,上议院裁定珀迪有知情权。2010年2月,英国总检察长由此颁布了处理“协助自杀”案例的新指导方针,其中指出:像奥马尔这样明显出于同情心而帮助他人实施安乐死的人可免受法律追究。 2012年1月,“协助自杀委员会”发布报告,进一步提出:如果患者能够“实施终结自己性命的最后一步行动”,如推动注射器,法律应明确框定在何种情况下绝症患者可在他人协助下自杀。 但这些新规对尼克林逊没有帮助。他的病不是绝症,他思维健全,也没有能力“实施终结性命的最后一步”。 哲学家AC·格雷灵说,尼克林逊的基本生存权也包含了选择死亡的权利。“在生存权的概念中,隐含着一个人想要的生活质量。假如没有任何办法改善生活质量,那么你就需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假如他(尼克林逊)有能力自杀,他也就能合法地实施自杀,但他的情况不是这样:他需要帮助,而要拒绝他似乎是相当残酷的一件事。” 然而,很多人虽然同情尼克林逊的遭遇,却认为不能放松对安乐死的法律规定。因为这等同给了医生对老弱病残者“生杀予夺”的权力,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反安乐死组织“英国还没死”成员、残疾人士凯文·菲茨帕特里克说:“假如托尼想要通过的法律真的通过了,我们在法律上就会面临一种境况,即某个群体的人可以判断另一个群体的人不值得生存。我们已经有一部分人正在迅速老去,他们想死的最大原因不是痛苦,不是疾病,而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成了别人的负担。” 法院的判决可能在9月份公布。假如不能得偿所愿,尼克林逊打算继续上诉;如果还不行,他甚至准备饿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