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地资源保护及其立法 北安市人民法院 刘成江 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对人类有用的土地。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被称为“财富之母”1。同时它又是各种动植物栖息,繁衍和生长发育的场所。目前土地资源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山岭、各种建设用地、军事用地等组成。土地资源具有固定性、整体性、生产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由于土地资源对人类和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土地资源保护立法。 我国土地资源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一是国地面积大,人均土地少。我国人均土地只有0.9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数2.76公顷的1/3。二是山地多,耕地少。我国土地面积的69%是山地,平原只占31%。三是资源配置失衡,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东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7.6%,耕地占全国的90%;西部地区虽占国土面积的52.4%,但难利用的土地却占全国利用土地的72%。而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土地资源保护的立法。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保护法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土地资源保护的立法主要由《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农村承包法》、《土地复垦规定》、《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管理办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违法案件处理暂行办法》等组成。在《宪法》、《农业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也有一些保护土地资源的条款。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土地资源保护的地方性立法。 参考文献: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 2、卞耀武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