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1945年3月,美国援华运送物资的车队途经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时的情景(资料照片,陈亚林提供)。右图:2015年6月24日拍摄的二十四道拐”(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记者从重庆出发,途径贵州进入云南,沿途采访了滇缅公路等抗战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历史遗迹,并通过今昔比照的方式,用间隔半个多世纪的照片回顾抗战历史。新华社发
上图:滇缅公路上的惠通桥(翻拍资料);下图:2015年7月6日拍摄的惠通桥(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惠通桥由云南保山爱国华侨捐款修建于 1933年,1938年修建的滇缅公路利用惠通桥连接怒江东西岸的保山和龙陵,是怒江上的“抗日功勋桥”。
记者从重庆出发,途径贵州进入云南,沿途采访了滇缅公路等抗战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历史遗迹,并通过今昔比照的方式,用间隔半个多世纪的照片回顾抗战历史。新华社发
上图:抗战期间,一辆吉普车通过滇缅公路惠通桥旁的老虎嘴(资料照片);下图:2015年7月6日拍摄的“老虎嘴”(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老虎嘴”在怒江峡谷西岸龙陵县境内,位于怒江上惠通桥遗址往潞江坝方向约100米处,是一个状如虎口的悬崖。
记者从重庆出发,途径贵州进入云南,沿途采访了滇缅公路等抗战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历史遗迹,并通过今昔比照的方式,用间隔半个多世纪的照片回顾抗战历史。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