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国际法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制定专项法律遏制“疯狂的证书”

来源: 检察日报 作者:苏明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7-24
摘要:近日,广州捣毁一网络诈骗团伙,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急于通过考试和相信“潜规则”的心理,打着“保过”和“不过退钱”的旗号,在网络上卖起了考试“密卷”。经过初步核实,该案被骗群众近百名,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7月21日《法制日报》)。 随着各个行业考

  近日,广州捣毁一网络诈骗团伙,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急于通过考试和相信“潜规则”的心理,打着“保过”和“不过退钱”的旗号,在网络上卖起了考试“密卷”。经过初步核实,该案被骗群众近百名,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7月21日《法制日报》)。

  随着各个行业考试认可度的提升,证书成为各行各业追逐的目标。走捷径的侥幸考证心理固然要不得,而市面上兜售的密卷并非都是“李鬼”。以考试报名人数突破100万、规模直追全国公务员考试的一级建造师考试为例,考前“提供一级建造师考前答案及内部试卷,包您顺利通过,考后付款”的短信满天飞,考题泄露似乎已成“不治之症”。2007年,湖北省十堰市人事局考试院相关人员利用提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卷之机,将考题泄露;2011年的考题在考前头一天就被发布在一个博客上;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再次泄题。其他的职业资格考试,泄题事件也屡见不鲜。

  考证市场真假难辨、良莠不分,上当受骗的不仅有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也有见多识广的企业高管。2012年查获的建国以来北京“职业认证书诈骗第一案”中,就有1000余名企业高管“上钩”,被骗金额数千万元。证出多门、假证肆虐,使得各种真假难辨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泛滥国内,还远渡重洋跑到了海外。而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多地发现中国学生涉嫌驾照造假、职业资格造假,部分学生甚至被遣返回国,造成了恶劣影响。

  如何遏制“疯狂”的职业资格证书?清理、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无疑是一记重拳。2014年,我国已经分三批取消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149项,今年再取消网络广告经纪人等62项职业资格。按照这一速度,有望在今年年底整个取消的职业资格数量占职业资格总数的1/3多。

  把能“砍”的职业资格许可全部“砍”掉的同时,如何加强对职业资格的管理更为关键。作为一种评价人才的方式,职业资格并无原罪。这些年来产生的诸多乱象,概因背离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本质功能,再加上法律制度缺位、监督机制失灵,证书逐步演变成权力寻租、逐利的法宝。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每年考评各类证书的经济总额超过3000亿元。截至2013年底,各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有560项,地方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有575项。各类奇葩的职业资格证书让人叹为观止,一些地方连卖肉夹馍也得先考个“馍馍”证。

  权力与责任如影随形,权利与救济相伴而生,这是法治国家的真实图景。防止取消职业资格许可的政策落地遭遇肠梗阻、陷入边清理边增加的怪圈,还需加强顶层设计,以刚性制度拨正证书乱象。应制定职业资格专项法律,厘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角色定位;对资格设立、资格培训、资格考试、资格证发放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法律明文规定;明确资格设立、培训、考试、发放的监管主体;赋予民众对违法违规设立的职业资格许可的投诉权,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对制贩假证、借职业培训之名行诈骗之实的行为,依法从严治罪。

责任编辑:苏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