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服务团队。进一步加强公证人员的政治思想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坚持不懈地抓好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增强公证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承担起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同时注重提高公证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涉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本领。强化公证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深入到农村,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扩大公证网络覆盖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改变传统坐堂式、粗放式的服务方式,建立“走出去,上门公证”的服务模式,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建立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完善公证后续服务,建立证后回访、跟踪服务、参与纠纷调解等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矛盾纠纷隐患,降低风险。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在乡镇(街道)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设立公证业务联络点,在村居聘任公证业务联络员或信息宣传员,不断健全基层公证服务网络体系。 三是强化质量建设,切实维护公证工作公信力。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教育与管理并重,制度建设与检查监管并举,坚决纠正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进一步规范办证程序,严格落实质检、审批制度,加大核实证据的力度,确保办证过程中的全程动态监控。针对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困难,公证人员要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责任意识,进村入户,认真核实证据材料,确保公证质量,维护公证工作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是健全宣传平台,提高公证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公证“预防功能”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实现公证宣传的多样化。加强与土地、林业、金融、劳动等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大力宣传公证的服务保障作用,提高公证的影响力。积极开展编写公证典型案例、发放公证知识宣传册、举办专题讲座等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活动,帮助农村群众了解公证、信任公证,学会用公证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